河源“1+3”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匯聚成勢
產業能級穩步躍升 發展動能強勁澎湃
■本報記者 方新苗
要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培育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工業園區提檔升級,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桿。兩年前,市第八次黨代會吹響了抓產業、抓經濟的號角,錨定了我市未來幾年產業發展的主航向。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多次對壯大主導產業作出具體部署,我市產業發展路徑愈發清晰,“‘1+3’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其中的關鍵詞。其中,“1”就是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3”就是打造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經過幾年奮斗,河源產業發展成績顯著: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加快建設,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近600億元;水經濟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農夫山泉三期、華潤怡寶等項目動工建設,新引進白象、紫泉等一批優質項目,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產值超70億元;河源國家高新區躋身全國百強國家級高新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加快推進……
資源優勢逐漸發揮、產業基礎日益深厚、政策紅利不斷加碼,河源正以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決心,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挺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依托資源優勢
謀定千億百億級產業集群
先進制造業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能。近年來,河源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提出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和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1+3”產業集群,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市制造業的主導產業,可謂“家底”殷實。在過去的10多年里,河源作為電子信息產業腹地,為深圳、東莞和惠州的各大通訊設備品牌提供了豐富、優良的配套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將河源列入“十四五”時期全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城市、納入全省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重點扶持城市。截至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共有規上企業77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25.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127.46億元,產值占全市工業比重超1/3,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同樣基礎扎實。坐擁華南地區第一大人工湖——萬綠湖和廣東第二大水庫楓樹壩水庫,河源始終將一湖碧水和優質環境當作最引以為傲的寶貴資源,積極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早在2004年,農夫山泉就在河源建立華南第一個生產基地,此后又在河源建立兩個生產基地;今年3月,華潤怡寶(河源)一期項目正式動工。中國飲用水行業兩大巨頭均布局河源,今麥郎、白象、紫泉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落戶河源,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如虎添翼”。
細數工業“家珍”,機械與模具、先進材料產業是河源工業經濟不可忽視的重要增長極。近年來,隨著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機械與模具企業、先進材料企業將目光投到河源,河源已成為這些企業外溢的首選之地。在河源國家高新區,龍記、華益盛、金三維、尚雷仕等一批機械與模具行業的知名龍頭企業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模坯、模具配件、沖壓模具、鑄造模具、模具后加工等產業鏈條,為保時捷、法拉利、特斯拉、比亞迪等國內外知名車企配套。在東源縣,豐富的礦產資源吸引了鉑科新材項目以及全省最大的高性能釹鐵硼磁材項目——晟源永磁材料項目落戶東源先進材料產業園,推動產業加快集聚成勢。
釋放政策紅利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一個產業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產業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圍繞“1+3”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河源內培外引、強基補鏈,新項目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旺盛生長:今年1月—8月,全市新簽約項目182個、計劃投資總額560.88億元,白象食品、紫泉飲料、華豐裝備制造、皇馬智能穿戴、福容科技電池材料等重點產業項目簽約落地,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在打造“1+3”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的賽道上,河源充分調動資源力量,定規劃、強招商、出政策,積極幫助企業在河源落地生根、發展壯大。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項政策,在產業布局、資源配置、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我市也先后出臺了《河源市鼓勵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河源市發展水經濟產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等多項鼓勵政策,拿出真金白銀助企惠企。
為鼓勵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我市對投資5億元以上的電子信息項目,按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2%獎勵;對工業產值首次突破5億元的,按納統產值0.2%獎勵;對工業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的,按納統產值0.3%獎勵;享受“一事一議”政策等。《河源市發展水經濟產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則明確了對達到一定投資規模并符合有關要求的優質項目給予用地優惠、投資獎勵、產值貢獻獎勵等方面的要素政策優惠,還對企業生產經常用到的蒸汽、水資源價格予以明確或優惠;同時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比如建設直供水管道,引萬綠湖原水到水經濟產業園。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為更好承接產業轉移、推動產業發展,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動實施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一號工程”,加快推進主平臺建設。經過省評審,我市從15個主平臺中脫穎而出,獲首期注入資本金2.4億元(第一檔)。今年5月,我市印發《河源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規劃建設方案》,明確以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大鵬(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工業園為基礎,規劃建設河源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總面積56.14平方公里。《方案》制定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資源要素籌集、運營管理、招商引資工作等5方面的發展計劃,努力將主平臺打造成為省內承接國內外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主力軍、粵東西北地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