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有關報告
傳遞民聲聚力量 群策群力謀發展
■春沐源項目落戶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帶動該村全面發展。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有關報告,聚焦我市實施“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糧食安全、教育醫療等方面建言獻策。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訊 記者 鄒茹玉 蘇勇軍 朱惠思 雷宇爍 朱曉穎 梁昕 廖思弦 肖斌 昨日,參加政協第八屆河源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有關報告。各討論組現場氣氛熱烈,委員們聚焦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綠色崛起、鄉村振興、糧食安全、教育醫療等方面建言獻策,談感受、講想法、提建議,共謀發展大計。
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打造河源“綠色產品名片”
“五指毛桃是我市人民喜愛的食用藥材之一,五指毛桃雞更是我市著名的預制菜品,是游客必買的特產之一?!蔽瘑T張源希望我市能夠重視五指毛桃產業發展,推動我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我市五指毛桃產業打造成一張亮麗的“綠色產品名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邁向全國市場,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助推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
“好山好水出好酒,酒產業是我市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好載體。”市政協委員何偉國認為,我市擁有絕佳的自然生態環境及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完全具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酒瓶子”的發展潛力,而且酒產業產值大,上下游帶動能力強。他建議,我市要發揮自身優勢和利用當下國內酒產業的發展機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酒產業基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酒瓶子”。
培育“新農民”
為鄉村持續發展“造血”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農民”這一群體應運而生。委員謝偉建議我市出臺扶持政策、講好鄉村發展故事,維系青年與家鄉的鄉土情懷,吸引其將現代經營理念、新型智能技術帶回家鄉,同時,政府要切實給予人才發展和實踐機會,完善物流、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為“新農民”提供設施保障。
委員藍錦浪建議,在鄉村振興中,對村集體、村民的扶持,除了硬件設施的提升外,更應該通過人才、理念、管理等軟件的投入與配備,為鄉村的持續性發展建設“造血”系統。
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
加大中醫藥普及力度
當地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一直是群眾關心的焦點。委員林潮炫建議,要不斷加大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續引進優質衛生資源,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中醫藥發展方面,委員黎文明建議要加大引進、培養中醫藥人才;加大中醫藥宣傳、普及力度,如通過下鄉義診等方式,提高群眾對中醫藥的信任;政府應加大對中醫藥的扶持力度,推動我市中醫藥的技術進步。
就中醫藥在基層的普及和應用,委員李國軍認為可以加強基層中醫藥人員的技術培訓。具體來講,通過降低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人員招聘門檻,加強在職、在崗中醫藥人員的繼續教育,完善中醫館建設,進一步推行“醫聯體”的模式,擴大“醫聯體”的醫院試點。
“衛生健康職業教育承擔著為醫藥衛生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委員曾險峰建議,通過整合我市中職醫學教育和高職教育資源,采用職業教育集團化的模式,大力開展高等職業教育護理專業大專層次的人才培養,為推進衛生強市、健康河源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關注青少年心育工作
杜絕校園欺凌
近年來,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努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委員白娟建議,要進一步構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體系;加強家校社聯動,以家庭為基礎、學校為主陣地、社會為平臺,整體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工作體系;實施全覆蓋心育服務工程,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活動,全方位營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濃厚氛圍。
委員王云全建議,各中小學??梢栽O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家校社多方聯動,廣泛開展專題教育,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普及防治學生欺凌知識和反欺凌技能,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營造預防校園欺凌、守護健康成長的氛圍,杜絕校園欺凌行為的發生。
“通過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蔽瘑T曾惠華建議,政府和相關部門在統籌校企合作上要細化相關政策措施,不僅要牽線搭橋,還要有資金保障,在項目落地、人才服務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