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辦“大實事”
我市“粵智助”業務量破200萬筆,服務群眾超70萬人次
○本報訊 記者 曾敏 通訊員 肖艷時 邱志丹 記者昨日從市政數局獲悉,自2021年11月投入使用以來,我市“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業務量達228.78萬筆,服務群眾70.11萬人次。
據悉,“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承載基層、農村、產業園區各類政務民生和企業服務,覆蓋公安、司法、人社、醫保、民政、稅務、農業農村等30個部門的256項政務服務事項,重點提供社保卡信息查詢、城鄉居民養老金資格認證、免費打印身份證復印件、社保相關辦理、存折查詢和打印等高頻惠民服務和社保卡申領、貸款申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辦理等各類金融服務,不同事項可以通過IC卡、身份證等多種方式實現關聯辦理,享受“即來即辦、即辦即走”的便捷服務。
“最近全市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格認證工作,村里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都到村委會使用粵智助辦理,特別方便。”東源縣上莞鎮常美村村民李立生說,粵智助還能選擇“大字號”“大圖標”的“長輩模式”,對老年人特別友好,他對粵智助的功能非常滿意。
除了豐富政務服務方式,“粵智助”還為市民提供閱讀資料,市民只需動動手指,即可在自助機上瀏覽黨史知識、生活百科和中小學課程等貼近基層群眾生產生活的知識內容。
據統計,我市“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共1491臺,其中增強型“粵智助”108臺、桌面型“粵智助”1383臺,已實現全市行政村全覆蓋,市民在粵省事平臺點擊“辦事—專題—粵智助”,按熱門服務或部門查找自助機,系統會自動顯示距離最近的自助機,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
“‘粵智助’可以合作的領域還有很多,比如金融領域、交通領域、旅游領域、社區服務領域等。”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說,將把市民切身需求放在首位,提升數據要素流通領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上線更多便民利企服務,提高便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讓更多市民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