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繪綠意 共建生態城
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河源路徑
全省林業領域生物安全宣傳活動暨松材線蟲病飛機噴藥防治活動現場展示了直升機、無人機噴藥防治等技術,為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戰提供指導。本報記者 林科 攝
□本報記者 陳星
日前,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龍川縣龍母鎮先后發現多株珍稀野生“無葉美冠蘭”,該植物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保護植物,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且繁育難度極大,難以進行人工栽培。此次“無葉美冠蘭”的發現,無疑是對河源優質生態環境的有力證明。
作為廣東重要生態屏障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飲用水源區,近年來,河源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在全省率先出臺《深入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十六條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六大行動”,加強林業領域生物安全管理,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河源路徑,為河源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注入綠色動力。
植樹造林“繪”春山
擦亮最美生態底色
植樹造林是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提前謀劃、狠抓落實、廣泛發動、真抓實干,高質量推進造林綠化工作,全力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
開春以來,各縣區搶抓植樹造林好時節,錨定目標,加力提速,因地制宜組織了山上造林工程,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植樹造林任務。
和平縣深入推進綠美生態建設,扎實推進“六大行動”,大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提高森林覆蓋率,優化林分結構,提升林分質量,全面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截至4月,和平縣完成2.31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的備耕打穴工作,并完成種植2.06萬畝、封山育林1.12萬畝。
東源縣通過構建“工程造林、上下聯動、鎮村發力、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五輪驅動”工作體系,積極發動廣大黨員、群眾、社會各界力量投身綠美生態建設。截至4月,東源備耕打穴25.6萬個,種植苗木24.2萬株,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縣鎮村綠化種植19萬株的計劃任務。
龍川縣搶抓春季有利時節,重點部署、高效推進油茶種植工作,印發了《2024年龍川縣油茶生產實施方案》,以確保如期完成2024年龍川縣油茶新造任務2.3萬畝。截至5月,龍川縣完成油茶新造任務2.16萬畝,完成率94%,種植進度位居全市前列。
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造林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林分優化32.16萬畝(完成率102%),13個示范點完成林分優化1.42萬畝、森林撫育2.32萬畝(其中大徑材培育4869畝),建設森林步道40.99千米,全力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
打好蟲病防控戰
守護青山常綠
松材線蟲病又稱“松樹癌癥”,是由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線蟲侵染松樹引起的松樹傳染性、毀滅性病害,致病力強,致死速度快,松樹感病后快至40天就會死亡,如不加以除治,只需3年至5年就會毀滅整片松林,嚴重威脅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
春末夏初,萬物繁茂,也是松材線蟲媒介昆蟲陸續羽化飛出的時節。如何守護青翠無垠、綠意盎然的松林,是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今年4月,一場針對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除治的行動在和平縣陽明鎮大樓村開展,除治工人將感病枯死的松樹砍伐拉倒,對疫木進行清理、鋸斷、焚燒,并在護林員和森林消防員的嚴密監管下,確保疫木焚燒殆盡,守護著森林的安寧與健康;4月12日,全省林業領域生物安全宣傳活動暨松材線蟲病飛機噴藥防治活動在我市舉辦,現場展示了直升機、無人機噴藥防治等技術,為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戰提供指導。
打好蟲病防控戰、守護青松常綠的決心,我市有鐵的意志和堅決行動。近年來,我市以林長制為抓手,制定五年攻堅行動方案和年度防控方案,成立專項行動小組定期開展檢查,緊抓疫木源頭除治監管,縱深推進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據了解,我市全面推進松材線蟲病五年攻堅行動,累計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作業面積447.25萬畝,清理病枯死樹95.35萬株,飛防面積14.9萬畝次,完成壓減面積15.5萬畝,拔除鎮級疫點1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市將在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同時,切實扛起防控責任,建設松材線蟲病改培綜合防控示范點,持續將松材線蟲病防控納入各級林長巡林內容,列入局領導分片督導必查清單,全力推進松材線蟲病五年攻堅行動,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走深走實。
綠化美化并重
城鄉增“顏值” 提“氣質”
走進連平縣溪山鎮東水村,120株黃花風鈴木將村里的生態碧道裝飾一新,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亮麗的綠色。今年來,溪山鎮充分利用“四旁”“五邊”空地植綠增綠,共規劃植樹點22個,打造綠化示范點1個。同時,通過拍攝短視頻、認種認捐、義務植樹等方式,積極發動鄉賢、黨員、青年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參與植樹造林,種植了黃花風鈴木、香樟、桂花、秋楓等樹種8624株。
沿著干凈整潔的鄉間小路走進和平縣合水鎮彰洞村,大葉相思、四季桂花等各種綠植傲然挺立在小路旁,村里房前屋后各種花卉點綴其中,彰洞村風貌煥然一新。據悉,彰洞村常態化動員村民對鄉間道路及房前屋后進行環境整治,通過種植景觀綠植和花卉,進一步提升鄉村風貌。
近年來,我市通過“河力綠美”縣鎮村綠化專項行動,以“四個一”為主體,創新“N個1”機制,補齊縣鎮村綠化短板,實施“四旁”“五邊”綠化,提升縣域鄉鎮綠化水平,扎實推進綠美鄉村建設,推動全民自覺參與縣鎮村綠化行動,推進城鄉一體綠美提升。
我市大力開展“河力綠美”縣鎮村綠化專項行動,截至今年6月6日,全市已組織發動超9.3萬人次開展技術培訓1602場次,種植閩楠、紅錐、樟樹、桂花、秋楓、油茶等苗木191.78萬株,完成率139.25%,種植面積2507.02公頃。今年,省下達任務建設森林鄉村6個、綠美古樹鄉村3個、綠美紅色鄉村3個。目前,我市各縣區已完成森林鄉村、綠美古樹鄉村、綠美紅色鄉村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編制,并正在推進建設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