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讓更多群眾享有更高品質城市生活

■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傅澤彪
近日,記者從東源縣“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獲悉,今年以來,該縣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提升縣域承載力,教育、醫療、文體、養老等公共服務配套加快完善,“反虹吸效應”日益顯現。
“‘虹吸效應’是面臨的最大挑戰,東源毗鄰珠三角,面對企業、人才資源的向外流失,我們正在積極應對。”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說,只有城市綜合承載力顯著提高,才能讓更多人留在東源安家、就業。
在東源縣,曾經臟亂陳舊的老街區實現新建和改造,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智慧鄉鎮為公共服務、村(居)管理提供了便利;口袋公園、共享綠地不斷增多,社區更加綠色宜居……
為了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東源縣還充分發揮“五館一宮二中心”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展覽展演、公益培訓等文化活動,打造集中、開放的公共活動空間,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年,東源縣圖書館累計接待讀者近25萬人次,成功創建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東源縣博物館接待游客超11萬人次,創新將流動展覽引入東源萬達廣場,促進商旅文體深度“互動”。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去年9月,東源縣開展交通大會戰,加快推進20個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10億元;啟動全長230公里的綠美環縣路、沿東江經濟帶建設,進一步串聯沿線鄉鎮的文化、服務、旅游等節點,更好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打造便捷生活圈。如今,東源綜合立體交通網的規模體量、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斷提升。
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到東源創業、就業,推動東源縣域高質量發展。為此,東源縣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搭建創新創業平臺,通過聘請招商大使、引進院士科研團隊、打造鄉村創客平臺等方式,吸引更多能人投入“百千萬工程”建設浪潮,加快推進縣鎮村同步發展。
據了解,26名招商大使充分發揮“宣傳員”作用,引薦接洽企業40多家、促成簽約項目5個;院士科研團隊攜手東源建設柳城鎮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產示范基地,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使生產效率提高50倍以上,實現年產水稻超過2000噸、制種超過500噸。
“我們還將重心放在建強產業上,將與產業高度發達的珠三角地區互補協同,發展現代農業、制造業、服務業、旅游業,全力以赴推動產業發展。”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說。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