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隆街鎮推進“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培育建設:
鎮容鎮貌展新顏 農旅融合煥活力

■本報記者 肖斌 通訊員 曾秋玲
冬日暖陽下,走進連平縣隆街鎮,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今年以來,連平縣隆街鎮緊抓入選第二批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的機遇, 以“繡花功夫”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緊緊圍繞“隆隆奮進,盛市繁街”的目標定位,著力開展綠美生態小公園、美麗圩鎮客廳、農貿市場、外立面提升樣板、美麗河道和美麗示范主街等項目改造,推動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并結合本地特色農業產業,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
聚焦“七個一”
繪就美麗圩鎮新畫卷
在隆街鎮的綠美生態河濱公園人們或休憩聊天,或散步休閑,或跑步鍛煉。群眾安居樂業、樂享其中,美麗宜居,幸福感滿滿。
“現在我們鎮的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漂亮整潔了,有了綠美生態小公園可以飯后散散步,看著我們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好,生活在這里感到很舒心。”正在公園散步的村民葉才威說。
在連平河沿岸的“美麗示范主街”,寬敞平坦的柏油路全面鋪展開來,交通暢通有序。主街路旁分別種上綠植,沿線店鋪林立,營造出干凈整潔、規范有序、美麗宜居的和美圩鎮環境,而新建改造后的三苗農貿市場,引導商販入室入市經營,實現了“還路于民”,更是賦能美麗圩鎮提質增效。“以前大家擺攤都是亂擺亂放的,堵塞交通。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后,大家都有序擺賣了,道路就通暢了很多,大家都感覺舒服多了。”商戶曾阿姨說。
走進隆街鎮圩鎮客廳,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明亮、設計現代的形象廳。客廳內設有隆街鎮規劃展示、歷史沿革、 “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效、特色農產品等多個展示區域。“我們的圩鎮客廳是以打造群眾休閑服務場所為出發點來修建的,其次是向外來的賓客展示隆街的特色農產品和‘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創建一系列工作成效以及未來的規劃藍圖。”隆街鎮副鎮長謝文鋒介紹道。
今年以來,隆街鎮以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作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圍繞“一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一條美麗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樣板”“一處美麗圩鎮客廳”“一個干凈整潔農貿市場”“一條美麗河道”“一個綠美生態小公園”等“七個一”建設要求,全方位提升圩鎮環境,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百千萬工程”為指引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隆街鎮地處連平縣西南端,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盛產茶葉、甘蔗、絲苗米等農產品。近年來,該鎮以“百千萬工程”為指引,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通過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等措施,打造具有隆街特色的農業品牌和旅游產品,推動農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隆街鎮立新村,這里水源和陽光充足,有良田1400多畝,種植的稻米高產且質優、口感獨特。據了解,該村以村經濟聯合社作為經營主體,實行統一發放種子、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收購標準的管理模式,帶動全村水稻朝著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同時,在豐富大米產品品類、拓寬產品銷路、推進加工車間建設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推動水稻產業成為強村富民的主導產業。
“我們村的大米主要銷往深圳、惠州,目前年產量超過15萬斤,大米產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7萬元以上。”立新村黨支部書記張生說,該村還深化與隆街鎮雙頭村的合作,為雙頭村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推動農戶和村集體收入“雙提升”,探索出了先進村帶動后進村的發展模式,讓金黃的稻浪成為農民致富的希望。
同時,隆街鎮還注重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挖掘各村特色資源,創新打造“共享農田”,以“一方農田”提供農耕民俗文化體驗,同時整合民宿資源,以崧嶺組團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寶貴的文化遺產為基礎,以“共享農田+體驗農耕+鄉村旅游”為內容,融合打造特色旅游資源,推動生態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目前,“共享農田”累計認領162份,認領金額8.06萬元;帶動民宿、餐飲營業和農產品銷售等“吃、住、銷”收入超40萬元。隆街鎮黨委副書記葉慧表示,接下來,該鎮將繼續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和美麗圩鎮建設,持續鞏固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成效,并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持續壯大發展鎮域經濟,以點帶面推動“百千萬工程”出新出彩。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