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謀實干推動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編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隨著區位條件的改善、產業結構的調整、投資結構的優化,我市高質量發展動力更足、勢頭更強。市兩會期間,各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滿懷信心,圍繞貫徹落實市委“138”具體安排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審時度勢謀發展,振奮精神抓落實,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亮出高質量發展的“作戰圖”“路線圖”,努力為加快實現綠色崛起,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河源實踐注入強勁動力。
市人大代表、源城區區長鄧勇
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
努力實現“五個新提升”
市人大代表、源城區區長鄧勇表示,源城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乘勢而上、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奮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源城將全力實施“百千萬工程”,跑出“三年初見成效”的“加速度”。在發展鄉村產業方面,強化“景區帶鎮村”發展,做好“土特產”+“農文旅”文章;在優化人居環境方面,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廁所等“三大革命”,開展農房改造、管線序化、村道提升等“三大行動”;在培育典型鎮村方面,支持埔前鎮打造“全國千強鎮”“全省百強鎮”。
“我們將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努力實現‘五個新提升’。”鄧勇表示,源城將在推動主導產業集群增量、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園區載體平臺競爭力、招商引資和工業投資質效、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等五個方面實現新提升,支持源城區工業園申報省級電子元器件及顯示器件特色產業園,力爭擴園750畝,新引進超億元先進制造業項目20個以上。
同時,源城還將全力加速“融灣”“融深”,提升中心城區吸引力。堅持“融入灣區、發展城區”,聚焦與大灣區城市“五同”“五協同”,提升源城綜合承載力和服務能力;堅持“對標灣區、優化環境”,大力實施“優服務”行動,積極推行“跨域通辦”等政務服務,加快打造與大灣區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堅持“對接灣區、民生共享”,積極拓展與大灣區城市在醫療、教育、文化、社保等民生領域的對接與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本報記者 林梓楷 李建華)
市人大代表、和平縣縣長張衍彪
努力為河源加快實現
綠色崛起作出更多貢獻
市人大代表、和平縣縣長張衍彪表示,市政府工作報告既客觀總結成績,又全面分析問題,謀劃未來目標明確,部署工作重點突出,是一份政治站位高、發展思路清、工作措施實的好報告。
就如何落實好市兩會精神,張衍彪表示,和平縣將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市委“138”具體安排,扎扎實實把和平的事情辦好辦實,努力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作出更多貢獻。一是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統籌縣、鎮、村三大層級,在城鎮化、美麗圩鎮、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按分類梯次推進17個美麗圩鎮建設,加快推進典型鎮村規劃建設,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取得更大進展,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二是全力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堅定不移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持續建強產業園區平臺,強化招商引資,發展壯大“六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做大竹產業、體育用品等特色產業,力爭引進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2個以上,走好走實新型工業化之路,進一步打牢綠色崛起根基。三是全力抓好投資和消費。突出抓好重點產業項目謀劃,有序推進27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夯實經濟發展支撐;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積極搶抓“兩重”“兩新”加力擴圍政策機遇,大力發展文旅、康養、體育、托育等服務消費,進一步拓展消費業態,優化消費供給,豐富消費場景,促進消費潛能充分釋放。
(本報記者 譚紹丁 葉春雨)
市人大代表、紫金縣縣長鄧紅衛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
河源實踐作出紫金貢獻
市人大代表、紫金縣縣長鄧紅衛表示,紫金縣將把精神吃透、把任務弄準、把責任落實,扎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河源實踐作出紫金應有的貢獻。
鄧紅衛表示,紫金縣將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圍繞“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大力推進國家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縣建設,抓好第一批、第二批典型鎮、典型村的鞏固提升,抓好今年的典型鎮、典型村培育建設;同時,完成好全縣的綠美生態建設任務。二是扎實抓好縣域經濟。圍繞產業建設大會戰,重點抓好平臺建設,包括征地拆遷、推進全縣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四個一批”(簽約一批、動工一批、投產一批、上規一批)工作;重點推進紫金蟬茶提質增效,加快推動現有文旅項目落地建設,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三是全力促消費擴投資。利用好國家的消費促進政策,激發消費潛力;同時抓好總投資232億元的51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建設。四是扎實推進“融灣”“融深”。重中之重是要加快河紫高速動工建設,以及推動一批國道、省道、縣道,“四好農村路”的改造提升;在營商環境方面,通過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是進一步改善民生短板。教育方面,繼續抓好片區化辦學,以及利用好幫扶力量,加快城西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建設;醫療方面,抓好縣第三人民醫院、縣精神衛生中心、紫城鎮衛生院新院建設。六是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繼續落實好交通安全、森林防滅火、防汛等各項措施,確保全縣的大局穩定。
(本報記者 曾競 彭沖)
市人大代表、河源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駱世文
以會戰決戰狀態攻堅奪堡力度
掀起開發建設新熱潮
市人大代表、河源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駱世文表示,河源國家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面深入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以會戰決戰狀態、攻堅奪堡力度,掀起全區開發建設新熱潮。
駱世文表示,河源國家高新區將重點在四個方面發力。一是聚力招商引資提效攻堅,認真落實大招商優服務機制要求,力爭今年招引新落戶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0個以上,投資5億至10億元項目6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項目3個以上。二是聚力產業空間拓展攻堅,打通園區205國道(跨江段)和深河東江大橋等進出通道,力爭跨江融合發展區完成1000畝工業凈地交付使用;貫通濱江大道、泥金路,打通中儲糧對外物流通道;完善水經濟產業園熱網輸送管道、物流停車場、污水處理站等基礎配套設施;推動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建成投產。三是聚力產業項目建設攻堅,強化項目在落戶、動工、竣工、投產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管理,推進項目專班流程化改革提效,全面實施“拿地即開工”“驗收即拿證”,力爭全年新動工項目25個,新投產項目25個以上。四是聚力產業環境提升攻堅,提升“黨建+網格化”管理服務水平,著力推動國企改革做優“園區管委會+開發公司”機制,持續完善提升園區教育、醫療等配套,發揮“兩館一中心”作用,努力打造高質量產業家園,以良好的產業環境和服務效能進一步促進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強龍頭擴賽道、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增動能快增長、機械與模具產業拓領域挖潛力,推動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再提升。
(本報記者 雷宇爍 田紅秀)
市人大代表、東源縣縣長劉大榮
當好河源加快實現
綠色崛起的主力軍
市人大代表、東源縣縣長劉大榮表示,東源將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兩會精神上來,聚焦打好“七個大戰”,力爭全年GDP增長5.5%以上,以實干實績當好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主力軍。
劉大榮表示,東源將聚力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聚力建城鄉提顏值。圍繞“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推進“百千萬工程”“1+2+5”攻堅行動;以“東江畫廊”“詩畫田園”兩條示范帶為牽引,打造鄉村振興連線成片發展新樣板;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持續提升城鄉風貌,全力培育鄉村富民產業。二是聚力拓平臺興產業。扎實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縣建設,全力推動先進材料特色產業園建設,力爭全年引進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6個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培育發展低空經濟,打造增長新引擎、開辟產業新賽道。三是聚力擴投資促消費。推動更多資源、要素向項目集聚,推進31個省、市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繁榮萬達商圈,促進商氣人氣聚集;用好萬綠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金字招牌”,辦好“萬綠湖開漁”“萬綠湖徒步”等特色文旅活動,培育新的消費增長極。四是聚力增綠美固優勢。加快建設3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力爭全年完成林分優化7萬畝、縣鎮村綠化25萬株;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現綠富雙贏。五是聚力優環境惠民生。持續深化國企、投融資等重點領域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加快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動小田變大田;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本報記者 雷宇爍 李成東)
市人大代表、龍川縣縣長朱以威
全力打造現代化
縣城示范樣板
市人大代表、龍川縣縣長朱以威表示,接下來,龍川縣將認真貫徹市兩會精神,堅定信心、奮發有為,迎難而上、苦干實干,全力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
朱以威表示,龍川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賦予龍川“干出一個像樣的新城”的重大使命任務,聚焦打造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粵東北新中心、大灣區工業(轉移)承接示范地、秦漢嶺南文化體驗目的地、區域現代貿易物流節點城市等“四大發展定位”,全縣動員、全力以赴打造現代化縣城示范樣板,為省委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探索新路徑、創造新經驗;深化運用市委“133”工作法,統籌縣的優勢、鎮的特點和村的資源,加快推進典型鎮村創建,突出抓好“七個一”建設,發展強村公司、建設富民工坊,加快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圍繞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景旺電子、丹尼玩具、中建二局等頭部企業,加快打造百億級、五十億級產業集群,加快龍寶科創中心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朱以威表示,龍川縣將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堅持做好擴就業、優養老、補教育、惠醫療、保住房等各項社會民生事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常態化抓好交通安全“龍九條”、森林防滅火“十條措施”等工作機制,重點防范房地產、金融、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本報記者 林梓楷 陳小玲)
市人大代表、連平縣縣長黃罡星
“四個堅持”奮力推動
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市人大代表、連平縣縣長黃罡星表示,連平將深入貫徹市兩會精神,認真落實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奮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力爭GDP增長5%,為河源加快綠色崛起作出更大貢獻。
黃罡星表示,連平將在城鄉發展、產業建設、綠美生態建設、改革賦能等四方面攻堅發力。一是堅持城鄉一體促融合。以國家級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縣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并融合第三批典型鎮村培育,連線打造3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持續推進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確保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二是堅持成鏈集群強產業。實施制造業“五大提升行動”,全力打造玩具、家具、輕化工專業園,做強工業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延伸鷹嘴蜜桃、花生等產業鏈條,力爭種植面積分別擴大到10萬畝和4萬畝以上,做優特色農業;全面整合農林文旅生態資源,盤活九連山原始森林度假村等景區,積極發展森林康養等精品旅游,做旺文旅消費。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優生態。全力爭創國家級森林縣城,謀好“林文章”,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和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開發,著力發展林下經濟,努力將生態“含綠量”變為發展“含金量”。四是堅持改革賦能增福祉。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力爭全年動工項目20個以上;深化國企、投融資體制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攻堅,推動市場主體增量提質;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建強縣城高中,深化落實省人民醫院“五級”聯動幫扶建好醫院,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更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服務。
(本報記者 梁驅遠 劉永菲)
市人大代表、江東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志
全力打造綠色崛起示范區
產城融合標桿
市人大代表、江東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志表示,江東新區將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抓實“五大專班”,推動區黨委“369”具體行動方案落實,全力打造綠色崛起示范區產城融合標桿,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作出新貢獻。
楊志表示,江東新區將大抓“百千萬工程”,做強區級產業,全面加強典型鎮村創建和提優,扎實推動城鄉風貌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動4個“千畝方田”、2個精品工程和入庫項目加快落地,創新開展“農地銀行”試點工作,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江東樣板”。大抓“五大平臺”建設,大力實施產業發展平臺“東擴、南拓、西優、北調”戰略,不斷拓展“總部經濟、專精特新、跨江融合、鎮村集體”四大產業空間,打造產業發展新支撐。大抓產業建設大會戰,堅持“工業立區,產城融合”,全力打好平臺擴容“陣地戰”、產業集聚“攻堅戰”、項目建設“突破戰”和企業培育“持久戰”,抓好招商引資“3個協同”和項目“6張清單”,力爭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6個以上,培育10億元以上企業2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大抓綠美江東生態建設,聚焦“六大行動”“六千工程”,全面推進綠美江東生態建設,加快打造“綠富雙贏”江東樣板。大抓民生事業發展,推進教育強區、衛生強區建設和文廣旅體事業提質增效;深化“面對面”機制,抓好“十大民生工程”“十件民生實事”,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記者 張平 朱曉穎)
■統籌:譚紹丁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