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謝軍誼:
成功不忘鄉梓 感恩回報家鄉
堅守初心的“追光人”
■謝軍誼在為患者檢查視力
“謝院長很有親和力,跟孩子溝通很用心。”“謝醫生是設身處地為我們患者著想的。”“早點到您的門診看眼睛就好了。”……每周六上午,在視光學門診出診,謝軍誼都能收獲一波“粉絲”。經他診治、手術過的患者及家屬,對他大多都是滿分好評。
得到患者及家屬交口稱贊的謝軍誼,是河源愛爾眼科醫院院長。2017年,他放棄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穩定的工作,回到河源,成為熱“愛”路上的追光人。他認真負責對待每一位患者,對待每一臺手術,對待專業不斷探索、持續創新。
如今,在他的帶領下,河源愛爾眼科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白內障、屈光手術、小兒視光學、眼底病為特色的專科醫院。尤其是在角膜塑形鏡控制青少年近視發展、飛秒激光治療近視及復雜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方面,填補了河源地區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加精細、專業的眼科服務。
人物檔案
謝軍誼
●主任醫師,河源愛爾眼科醫院院長
●廣東省醫學會眼視光與近視防控學會委員
●河源市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飛秒激光及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ICL植入術、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視網膜玻璃體手術。
耳濡目染,與醫結緣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產生“將來要做什么”的念頭。謝軍誼的家在鄉鎮衛生院附近,醫護人員救治病人的緊張感,患者康復出院時的欣喜,都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他慎重且義無反顧地填了臨床醫學這一專業。
成為醫學生,是耳濡目染下的緣起;成為一名眼科醫生,則是發自內心的熱愛。2003年,謝軍誼還是實習生,老師無意的一番話,為他種下了一顆從事眼科學的種子,“他說給眼疾患者做手術,效果很多都是立竿見影的,能給人帶來光明。”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清這個美好的世界,謝軍誼讀研時報了眼科學這一專業。深入了解接觸之后,對眼科學的熱愛,在他心里愈加生根發芽。研究生畢業后,他也順利進入佛山一家三甲醫院,成為一名眼科醫生,并在當地成家立業。
愛爾籌建,毅然回鄉
為什么選擇回河源?“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前同事都覺得我太瘋狂了。”謝軍誼坦言,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他所在的醫院,眼科在全省綜合醫院中比較有名氣,自己和妻子都在醫療體制內,無論是生活保障,還是薪資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回河源工作,是因為一次“心靈的觸動”。
一次早上的查房,謝軍誼發現了一位熟悉的面孔,患者身邊坐著自己小時候的玩伴——阿龍。來不及寒暄,他從阿龍那里了解到,他們是從老家過來的,其母親青光眼發作了,卻被誤診當做“感冒”治了將近一周,后來輾轉市里、省城的眼科醫院,由于左眼已無光感,且存在心臟問題,帶著接診醫生開的介紹信,連夜轉到了謝軍誼所在的醫院。機緣巧合之下,住到他所管的病床。很快,阿龍母親做了左眼的青光眼手術,右眼也做了預防處理,視力的恢復使得生活便利了很多。
童年玩伴的求醫經歷,讓謝軍誼感觸很深。他說,在佛山的那些年,經常會碰到一些老鄉因為視網膜脫落、眼外傷輾轉幾個地方做手術的事情。于是他就想,如果有機會,他愿意回到家鄉,用自己的技術為家鄉的患者服務。
6年前,河源愛爾眼科醫院籌建,并向謝軍誼拋出“橄欖枝”。在了解到愛爾集團的雄厚實力后,他很認同愛爾“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的初心和使命。幾番考量后,盡管大多數人不理解、不支持,他還是毅然回鄉,加盟愛爾,并用一句話向勸阻他的人解釋:“無論在哪里,只要白大褂穿在身上,我就可以通過技術為患者送去光明!”
妙手仁心,收獲口碑
能以一己之長,讓更多的人經過自己的治療,看清多彩繽紛的世界,這便是謝軍誼心之所望。實際上,回來河源的這幾年,他做到了,很多眼疾患者經他手術恢復了光明。
河源愛爾眼科醫院剛開業不久,謝軍誼接診了一位低保患者,幼時患病,左眼失明,右眼有大片白斑,且患有白內障,幾乎看不清任何物體。由于病情復雜,在多家醫院輾轉幾次后,患者來到了愛爾眼科醫院。為了幫助患者復明,謝軍誼先是聯系殘聯申請慈善手術資助,隨后為其進行白內障手術。“他是獨眼患者,角膜薄到接近穿孔了,手術容不得絲毫差錯。”謝軍誼回憶,當時也是兩難,萬一手術不成功,將會把他和他的家人推入更艱難的境地,不做又難以面對自己的良心,最后還是頂著壓力做了手術,好在效果還不錯,為一個困難的家庭帶去了希望的曙光。
“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所有愛爾人一直以來的信念。一位從廣西嫁到河源的阿婆,兩眼均患有白內障,視力只有光感,生活不能自理。因為一些原因,她無法享受醫保等待遇,謝軍誼從媒體獲知此事后,馬上聯系到該患者,并號召全院干部職工捐款給她做了白內障手術,術后視力恢復良好。對此,患者的孫女表示,奶奶的眼睛問題,是他們全家人的心病,愛爾眼科醫院給他們全家帶來了希望。
“醫者仁心是初心,更是使命。”謝軍誼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源城區的人大代表,他還主持、牽頭成立了“眼健康服務”專業工作室,定期開展公益性眼健康服務,組織開展科普直播,為區內重點群體提供醫療服務,不斷豐富“人民代表服務人民”的時代內涵。
讓患者看得清,
還要看得舒適
隨著光學技術的發展,新型人工晶體的問世,使白內障手術進入“全新屈光時代”。謝軍誼的研究生課題正好是屈光手術方向的。為此,他開展各類矯正手術,包括全飛秒SMILE、半飛秒FS-LASIK以及ICL、TICL等,他在手術設計方面尤其重視結合患者的檢查結果與工作、生活習慣,給予個性化的設計,為近視患者提供更清晰、更舒適的視覺質量。
白內障也是謝軍誼的主攻方向之一。讓白內障手術患者實現看得清、看得舒服、看得持久也是他的手術目標。從醫十幾年來,謝軍誼共完成接近2萬例白內障手術,在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視網膜玻璃體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幫助患者的雙眼重新閃爍光芒。
每天讀書1至2個小時,是謝軍誼工作之余對自己的一個要求。“醫學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專業。想要學習新理論、新技術,并且將理論結合實際不斷創新,讀書是讓自己不掉隊的最好方法。”謝軍誼說,這些年來,他基本保持兩三個月看一本專著的速度。同時,主持參與多個科研立項,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醫學論文10多篇。
談及河源愛爾眼科醫院的發展,謝軍誼信心滿滿:愛爾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機構,還有一批眼科專家,不僅能提供技術指導,還會通過一定的考核體系對每位患者的視覺質量進行跟蹤,這對年輕醫生、患者來說都是很有幫助的。河源愛爾將重點關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干眼癥、眼底病等方向,繼續致力于為河源市民提供高質量的專業眼科診療服務,讓更多人享受到眼健康的成果,用“愛爾”溫暖傳遞健康光明。
■文:本報記者 彭沖
通訊員 謝碧光
■圖:本報記者 鄧金亮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