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秋正濃
朱偉亮
或許是因為連續受臺風雨影響的緣故,今年的初秋時節竟沒有了往年“秋老虎”的燥熱。雨水整天瀝瀝淅淅的,給人以綿綿春雨般的涼爽舒適感受,似乎感覺不到秋天的季節變化。站在陽臺上眺望,遠山之上的那些楓葉看起來還沒有完全變成耀眼的紅色,繽紛的樹葉依然在枝頭上搖曳著、眷戀著,遲遲不肯隨秋風飄落下來。然而,當一個人靜下心思時,才發覺,這多彩的秋天確確實實到來了,已悄無聲息地來到了這方山水、來到了人們的身邊。不說別的,單從那果實累累的莊稼、果園和晨晚時間撲面而來的絲絲涼意中,就可以切身地感受到這秋天的濃濃信息了。
這么舒爽的天氣,這么美麗的季節,若不走出戶外去看看,豈不是辜負了這美好的時光?
人們常說,最美的風景在山上!特別是秋天時節,山野里的風景更加五彩繽紛,更是引人入勝,這話曾被無數人奉為“至理名言”,成為人們相約去踏秋賞景最難以拒絕的理由。可是,久居都市的人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為各自的生活奔波勞碌著,真正能有充裕時間去欣賞那美景的又能有幾人?既然去不了遠方,到不了高山之巔,那就在山下看看風景,感受一下山下的秋意,那應該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吧!
帶著賞秋的這份小心思,走出家門,走進離城區不遠的一處山下去看看。這處山下其實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的山之下,而是一個普通卻又令人難忘的小山村——葉潭鎮山下村,位于東源縣城東北部,離縣城并不遙遠。借著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春風,這個只有三千多人口的普通小山村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昔日狹小的泥濘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村道,路燈亮起來了,文化廣場建起了,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舒心了;一棟棟現代化的小洋樓點綴在綠水青山之間,他們出行有摩托車、汽車,生活飲用有自來水,農業種植也取得很好的效益,村民們黝黑的臉龐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豐衣足食的滿足感。
迎著涼爽的微微秋風,信步走進村里的田間地頭,或隨機走入其中一家村民的屋舍之中,便能感受到鄉野秋天特有的氣息:天高云淡、瓜熟果香、稻浪翻滾、繽紛多彩。這樣的自然美景,這樣的山下風光,怎不令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更何況,這小小的村落里還有建于清朝時期、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八角樓。此外,這里還有傳說中能如泉水般涌出醇香美酒的 “酒甕石”,令喜歡喝酒的人無限神往。不遠處的果園里,不時飄過來一陣陣誘人的柚子清香,那是山下村種果大戶紀叔家栽種的百畝沙田柚基地。紀叔是土生土長的山下村民,在山下村種植了三百多畝“優基沙田柚子”,年產值八十多萬元,是山下村典型的致富“領頭人”,被村里人評為“富美家庭”。見我們陶醉的樣子,身旁的村干部自豪地介紹說,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里人對于精神文化建設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但評選出了如紀叔那樣在村里帶頭致富的“富美家庭”,還有睦鄰友愛、樂于助人、熱心公益的“和美家庭”“綠美家庭”等,激勵著村民參與創先爭優,共建美好新農村。閑暇之余,村里的婦女們還會相聚一起,跳起歡快熱烈的廣場舞。
欣賞著山下村那濃濃的秋意,我禁不住從心底里發出了由衷的贊嘆,贊嘆這小小的山下村,風景竟也會這般迷人。抬起頭向四周望去,只見那蜿蜒穿過村莊的藍溪河,正唱著歡歌向遠方流去。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