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的風景
■王彩虹
每次經過那個路口,總會想起小時候的自己,那個大人們記得的“總在路邊看車的小女孩”。
那時,父親在鎮政府工作,母親把已上中學的哥哥姐姐們留在縣城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帶著我和弟妹跟隨父親到了鄉下。
記憶中,下鄉那年我剛上學前班,從住所到學校,需要穿過公路,那條公路是我們縣去省城的必經之路。那時的公路還是沙子路,甚至沒有路肩,沒設人行道,更談不上紅綠燈了。公路的兩旁長滿高高的蘆葦,但這公路畢竟是縣里進出的主干道,長年有道班的工人護理,蘆葦雖然想拼命向公路中間生長,但總被限制在界線之外,看上去像是兩列整齊的衛隊,日夜守護著公路。因為路面本不寬,被兩邊高高的蘆葦夾在中間,視覺上感覺很窄,延伸沒多遠就只看見一片綠色的蘆葦了。車從前面開過來,像要撥開蘆葦,而由近及遠時,在風力的作用下,蘆葦擺動起來,好像是在為車輛送行,然后逐漸恢復了筆挺的姿態。
媽媽說我還小,不放心給我鑰匙。每天放學走過公路后,我總得在路口等媽媽,每天包場在路口看風景。最美是在秋天,天空落日,晚霞彤紅,夕陽的余暉溫柔勻抹在蘆葦叢中,微風吹來,蘆葦花輕柔地搖動著,光影晃動,如夢如幻。不時有車輛在面前駛過,駛向前方,漸遠漸小,消失遠方,當送行的蘆葦恢復靜謐,車聲隨風飄向遠方后,只有唧唧的蟲聲和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
我對熟悉的蟲聲鳥鳴不感興趣,只想著,這條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有多長呢?走到廣州要多久呢?這條通往外面的公路總是給我一種很神秘的感覺。
盡管神秘,但看多就習慣了,習慣就會出現審美疲勞。后來,我喜歡上了蒲公英,在路邊找到開花的蒲公英,然后一朵朵輕輕摘下,小心舉起,鼓起兩腮對著它們一吹,無數把白白的小傘旋轉飛舞,緩緩飄起。我看著藍藍的天空下越飛越遠的蒲公英,心想,蒲公英會不會飛到廣州去呢?以后我能去廣州嗎? 當然了,后來我不但去過廣州,而且還在廣州讀書,去過比廣州更遠的地方。
我經常想起在路口看車和吹蒲公英的情景。某日,我特地去那路口,景物早已改變了,泥路變成了柏油路,公路兩邊是寬闊平坦的人行道,蘆葦被擠到了人行道旁邊的河岸。時代在發展,但我更迷戀小時候那壯觀的蘆葦花。
時光飛逝,那個小女孩的青春也已褪色了。站在路口,我思緒萬千,我想告訴那個看車和吹蒲公英的小女孩,遠方有美的地方,也有詩,但最美的風景在小時候的這個路口。
想到這,我不禁一愣,為什么呢?也許是在蘆葦花和蒲公英中飄動的,還有最美的詩。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