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四月夜
■鄧榮河
二月的夜春寒料峭,三月的夜乍暖還寒,四月的夜,別有一番浪漫。走在四月的夜晚,不知不覺間就能忘卻諸多愁怨,整個身心都會得到徹底的放松,如夢似幻。
只要一有空,只要是有月亮的夜晚,我總會和妻子抽身到四月的郊外轉轉。“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四月的鄉村,白天到處都是一派忙忙碌碌的場面。到了晚上,相對來說清靜了很多,辛勤了一天的農人早已枕著疲憊入眠。月光下的麥田一片墨綠,靜下心神,仿佛能夠聽到那些麥苗清脆的拔節聲。當然,除卻我們這些休閑的主兒,月色下的郊野仍有好事者悄悄地和我們一路相伴。夜啼的布谷鳥兒,就是其中之一。“流年冉冉去無情,日夜溪頭布谷聲。”夜夜失眠的布谷鳥兒,沒有絲毫的睡意,一遍遍把四月的詩意召喚。
平時我特沒有方向感,就是大白天,也經常會在很多地方迷路。但在四月的夜晚,縱使自己獨行,也很少迷路,一次次總能輕車熟路地原路返回。遠天的星月雖然朦朧,但營造出的是靜謐無比的意境。心靜自然神清,走過那條小路,經過那條小河,都能在潛移默化間清晰地記著。縱使稍微有點坡度的陡坡,也能毫不費力地經過。暖暖的夜風,是忠實的向導,已經進入知命之年的我,走起夜路來竟也這般利索。
是的,我們沒有哲人的淵博知識,但在四月的夜晚,我們可以學著進行哲人一樣的思考。青春易逝,韶華難留。生活中的你我,面對太多無可奈何的失去,總會擺出充滿沮喪的不知所措。殊不知,在失去的同時,我們也有著或大或小的收獲。比如這四月的夜色,最廉價也最詩意。在四月的春夜,我們可以試著讓我們的思想悄悄發芽——雖然命中注定有些奇跡一輩子不會開花。其實很多時候,能夠擁有一段可以發芽的經歷,就是一段彌足珍貴的記憶,就是一個可以珍藏心扉的牽掛。
走在四月的春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沒了白天迫不得已的刻意,少了那些虛頭巴腦的迎合。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尋夢者,也是自己的造夢者。未來的道路也許永遠不可能成為坦途,但今晚腳下的小徑真的沒有坎坷;生活中我們可能有著難以擺脫的諸多惆悵,但今夜的此時此刻,我們已經記不起還有什么憂傷。很多時候,只有學會遺忘,才能一步步接近屬于自己的夢想。
走進四月的春夜,就是一步步走近唐代的王摩詰,就是一點點靠近晉朝的陶潛。讓我們暫時遠離一下大廈林立的現代文明,忘卻身前身后的鋼筋鐵籠,我們的身為我們的心,悄悄地營造一個柔性的桃源。
漫步在四月的春夜,是一種充滿了詩意的消遣,盡管那份詩意來去匆匆;漫步在四月的春夜,是一份我行我素的休閑,我的夜晚我做主……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