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縣柳城鎮聚力打響“一田兩茶三產”品牌,全力開展典型鎮村培育,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實效

打造全省農業大鎮柳城樣板

2024-12-24 10:02:14 來源:河源日報

8a48e59f20b164120d191f34395e645c_hyrbs1224005_001_01_s.jpg

■柳城鎮圩鎮新貌。今年以來,該鎮以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為抓手,推進典型鎮培育創建,全力打造“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美麗圩鎮。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c57af0be3f973580e01c793904a4ca0b_hyrbs1224005_001_02_s.jpg

■12月12日—16日,2024中國(深圳)國際秋季茶產業博覽會上,河源高山有機紅茶以其獨特韻味與魅力大放異彩。圖為河源市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鳳現場向茶商推介“柳上美人”有機紅茶。資料圖片

33edeb66aba4f52197f169b4760498e1_hyrbs1224005_001_03_s.jpg

■柳城鎮圩鎮客廳,集對外宣傳、產品展示、咨詢服務于一體。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image.png

■東源引進羅錫文院士團隊在柳城鎮下壩村成功建立了河源首個智慧無人農場——萬綠智慧無人農場。本報記者 鄧宇權 攝

核心提示

冬日暖陽下的東源柳城圩鎮,恬靜而美好,穿鎮而過的東江河面波光粼粼,三五群眾在沿江休閑步道賞景曬太陽,步道兩旁的多色簕杜鵑花開正艷,一輛灑水車自遠而近駛來,給步道兩旁的綠植花木澆水……一幅美麗的圩鎮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柳城鎮深入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市委“138”具體安排,按照東源縣委“1177”具體安排,錨定打造全省“農業大鎮”發展定位,立足資源稟賦,緊緊圍繞“一田兩茶三產”發展思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培育創建典型鎮村,激發鎮域活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切實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科技賦“農”

打造無人農場示范標桿

眼下,收割完的柳城鎮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的部分稻田地里種滿了紫云英,綠油油的,長勢喜人,來年春耕時將作為綠肥,以提升糧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近年來,柳城鎮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院士團隊技術支持下,以良田、良法、良機、良種“四良”融合模式,推動絲苗米全產業鏈升級,成功打造出全省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水稻智慧無人農場——柳城鎮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產示范基地。該基地現有稻田5200畝,已實現全程機械化,其中1500畝示范區實現了無人化耕作,耕、種、管、收都由無人農機代為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該基地年產水稻超3500噸,制種超500噸,在周邊鄉鎮開展農業托管服務達6萬畝。

科技賦能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萬綠智慧無人農場負責人王鍵寬介紹,該農場的農機裝有北斗終端機,裝上它,農機就像長了“眼睛”,會拐彎,有異常情況會停下。有導航系統控制,農機就能按設定的路線勻速作業。

北斗終端搭載農機后,手機變成了“新農具”,工作人員用指尖就能進行“云端”種地。

王鍵寬向記者介紹了該農場一年四季的全程智能化作業:耕,有北斗旋耕機按照設計路線翻耕;種,有插秧機、拋秧機、撒播飛機精準作業;管,包括苗情、蟲情、地情等,通過系統實時監測,無人機飛到田里施肥、打藥;收,無人駕駛收割機與無人駕駛運糧車配合,自動裝卸……

經過多年發展,萬綠智慧無人農場聲名在外,已經成為東源全力打造絲苗米產業園的一張“金名片”。

據了解,近年來,該基地成功舉辦了東源縣2021年春季農業生產暨水稻全程機械化育插秧現場會、河源市慶祝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廣東省2023年春耕生產暨支農服務下鄉現場會和2024年全國工廠化農業與智能農機專項“無人農場服務鄉村振興”現場會等一系列農業盛會。柳城鎮還入選2023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正在推動絲苗米產業強鎮項目建設。

位于下壩村的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示范基地是河源最大電氣化機械烘干農場,農場從前期育種育苗到中期各項作業,再到后期運輸、烘干存儲,以及5G網絡與無人機群運作均需要依賴電能。依托基地建設,柳城鎮與東源供電局合作,將下壩村打造成河源首個“全電示范村”,在全村推廣全電廚房、屋頂光伏。截至目前,下壩村屋頂光伏已安裝接入5戶共169.8千瓦,有意向安裝屋頂光伏的有30戶,預計接入容量800千瓦,已推動105戶村民將廚房原有的煤氣灶、柴火灶更換成電氣灶。

“換了電氣灶,一個月節省了80到100塊錢。”楊雪鋒是下壩村第一戶更換電氣灶的村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電氣灶的好處。現在,楊雪鋒總是把“省錢又省心”掛在嘴邊,經常向周邊鄰居推薦電氣灶。

據東源供電局柳城供電所所長李振藝介紹,村戶安裝屋頂光伏,可增加30元一塊光伏板的年租金收入,按每戶50塊光伏板計算,村戶每年可增收1500元。

柳城鎮將以下壩“全電示范村”建設為契機,推動農村能源革命,以點帶面加快農村地區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百千萬工程”。下一步,柳城將把下壩村的建設經驗推廣至全鎮,打造“全電示范鎮”。

做好“兩茶”文章 推動綠美產業提速增量

“這款口糧茶定價便宜,味道也好,在會議用茶、辦公用茶方面可以大展拳腳。”近期,河源市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鳳奔走在深圳、東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拜訪多家企業,推薦公司聯農推出的“口糧茶”。經過奔走,她與多家企業達到合作,不僅為“柳上美人”打開了通往大灣區市場的門戶,還拓寬了柳城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百千萬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柳上美人”是柳城鎮大力打造的“兩茶”之一。近年來,柳城鎮通過不斷擴大“兩茶”(茶樹、油茶)種植規模、深化產品加工鏈條、強化特色品牌影響,做好綠色生態文章,實現“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2023年以來,柳城鎮通過“退桉還林”,退出桉樹面積8761.7畝,新增油茶種植面積1010畝,新增茶葉種植面積310畝。截至目前,該鎮油茶種植面積達11131.5畝、茶葉種植面積達2500畝。

河源市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由返鄉青年陳鳳于2014年創立,該公司茶園位于海拔800米的柳城鎮石側村半嶂山上,茶園土質為黃泥土與白砂石混雜,加上高山氣候的養育,使得這里出產的茶葉既有巖茶的風味,又有烏龍茶的高香。陳鳳結合半嶂山優質自然環境,大膽創新,引種了臺灣品種金萱茶,采用被小綠葉蟬吸咬過的標準一芽兩葉嫩芽制作茶葉,同時創新采用曬青、萎凋、搖青、揉捻、手工發酵、烘焙提香等制茶工藝,出品了一款名為“柳上美人”的紅茶。經過多次試驗和創新,“柳上美人”逐步獲得了業界的認可。

十年磨一劍。經過十年發展,河源市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帶動石側村及周邊村500多戶村民種茶致富,為100多名農村婦女提供就業崗位,每年給石側村帶來2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近年來,河源市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完成了新加工廠房及“紅茶連續化自動加工生產線”項目建設,東源縣大地農林集團有限公司也完成了油茶亞臨界萃取生產線項目建設,“兩茶”龍頭企業產品加工鏈條進一步深化,企業擴大再生產能力凸顯,為全鎮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統計,柳城鎮農業年產值從1億元增長至2.1億元,現代農業發展有效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累計創造就業崗位300余個。

與此同時,柳城鎮以富鎮強村公司為牽引,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2023年9月,柳城鎮9個村經濟聯合社共同出資成立了富鎮強村公司——東源縣旒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一方面,富鎮強村公司聯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開發特色純茶飲“以柳之茗 柳兒紅”,作為一款主打“0糖0脂0卡”的健康飲品,充分保留紅茶蜜香口感、回味甘甜,目前第一批產品已上市銷售,市場反響強烈;另一方面,通過承接綠美生態建設、衛生保潔等業務,不斷提高富鎮強村公司收入,目前已承接業務7單,預計營業額達109.5萬元。村集體經濟方面,2023年,全鎮9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25萬元以上,其中4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今年以來,各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已超過32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均超過15萬元。

創建典型鎮村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步入柳城鎮圩鎮大街,映入眼簾的是嶄新干凈的瀝青路面、整齊劃一的招牌、隨處可見的綠植,三三兩兩的群眾在商店購買各色生活用品,經過改造后的這條百年老街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以來,柳城鎮以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為抓手,推進典型鎮培育創建,全力打造“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美麗圩鎮。在風貌提升方面,實施沿江路外街農房外立面改造75處、圩鎮主街外立面改造86處,升級圩鎮示范主街與農貿市場,圩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面貌煥然一新;在生態打造方面,建成1800余平方米的綠美生態公園與2.5公里沿江彩虹休閑步道,為居民群眾休閑觀景、親近自然創造條件;在文化挖掘方面,通過創新設計,打造了具有柳城特色的鎮標、圩鎮客廳和圩鎮廣場,將產業特色與民俗風情相結合,繪就了“糧倉豐收圖”“稻穗乘涼圖”等大型壁畫,生動展現柳城作為農業特色鎮的獨特魅力,擦亮“歡樂稻城,廣東柳城”智慧農業招牌;在適老服務方面,開設長者飯堂,為社區老人供應安全營養的餐食、干凈舒適的就餐環境,破解孤寡老人就餐難題,讓圩鎮群眾享受“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

在綠美生態建設方面,柳城鎮通過持續開展造綠復綠行動,大興植樹風尚,動員全鎮黨員干部、村民群眾和群團組織,常態化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營造“全民植樹”良好社會氛圍。2023年以來,該鎮結合本鎮水土特性,明確“四旁”“五邊”的苗木種類,在兩河(東江河、柳城河)四岸種植柳樹、黃花風鈴木、陰香樹等觀賞苗木,打造碧道植被美化綠化風景線。截至目前,柳城鎮累計種植樹苗8000余株,建設完成支部林38片、主題林13片,綠化范圍涵蓋了鎮村邊、村旁的8.1公頃土地,水邊、水旁的10公里區域,以及路邊、路旁的23公里路段。

路通財通。為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近年來,柳城鎮積極開展交通大會戰,貫通產業發展“致富路”、優化群眾出行“便捷路”。2023年以來,柳城鎮重點推進Y455線、Y451線公路擴建工程(茶產業大道)和205國道柳城至白石嶂改建工程(油茶產業大道)項目建設。目前,兩條產業大道已完成建設,“兩茶”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此外,柳城鎮還完成了圍星沿江路“黑化”“亮化”、柳城鎮防洪護欄及人行步道提升、柳城河彩虹步道、柳城中心小學擋土墻修繕、圍星村和柳城村瀝青道路提升項目,完成了縣道832線擴建、省道243線柳城下壩至文筆山路段安全隱患整治等道路交通項目建設,全鎮交通布局不斷優化,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打下堅實基礎。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雷宇爍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陳海波 陳文浩 傅澤彪 修碩 彭冰

■稿件統籌: 李成東

    上一篇:奮力開創社會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