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韻老圍:解鎖新模式 拓寬增收路
2024-12-24 15:39:35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記者 雷宇爍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傅澤彪
走進船塘鎮老圍村的鱸魚工廠養殖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現代化養殖的繁忙景象。寬敞明亮的大棚內,一排排陸基圓池整齊排列,池水清澈見底,一條條肥美的加州鱸魚在水中歡快地游弋。
近年來,船塘鎮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老圍村為試點,大力發展鱸魚養殖基地項目。該項目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強化了基層組織,促進了農民增收,為老圍村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力支撐了“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
老圍村充分整合集體資源,成功流轉土地60畝,采用“支部+公司+農戶”的產業共建模式,通過村集體入股鱸魚養殖基地200萬元,與東源縣圳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進行運作管理,并與第三方公司簽訂承包運營協議。這一模式實現了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為項目的穩定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項目建成后,每年除土地租金固定收入6萬元外,還將根據運作情況收取對應收益,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4萬元。
為適應市場變化,老圍村鱸魚養殖基地采用數字化智能控制系統,實現了鱸魚養殖“工廠化”。通過推廣陸基圓池養殖技術,利用大棚養殖加州鱸魚,改變了傳統的養殖方式。大棚控溫、高密度、自動化養殖管理節省了養殖空間,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
此外,老圍村在鱸魚養殖基地項目建設中,積極探索農民增收新模式,拓寬農民增收新路徑。鼓勵企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群眾創造就業崗位,帶動群眾就近就業增收。項目建成后,運營公司招收老圍村村民,并提供加州鱸養殖產業和種苗繁育技術專業知識培訓,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此舉有效解決了老圍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實現了就近務工和增收致富的目標。
縣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