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大學生村干部楊家嘉用真情與知識開啟鄉村振興探索之旅
“新農人”與“新農村”雙向奔“富”
■楊家嘉(右)與小伙伴在直播間推介熱水村的蜂蜜產品。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田紅秀 李成東 楊堅
“因為粉絲有限,直播帶貨銷量并不理想,如何幫助優質土蜂蜜走出大山,今年大家有沒有好的想法?”近日,在仙塘鎮熱水村黨群服務中心,幾名村干部圍坐一起,商量如何開拓蜂蜜市場,擴大村里的蜂蜜銷量。
在這群村干部中,有一名年輕人,她叫楊家嘉,是一名大學畢業生。在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浪潮中,越來越多“歸雁”青年響應號召返鄉就業創業。楊家嘉,就是其中一員。
2022年8月,畢業于佛山大學金融學專業的楊家嘉辭去企業工作,通過村民選舉,回到鄉村、建設鄉村、振興鄉村,用真情、見識、技術為鄉村振興書寫新的篇章。
熱水村是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目前全村有60多戶蜂農,他們一直堅持深山采釀樹蜜。
“希望父老鄉親辛苦采釀的好蜂蜜,能夠成為他們增收致富的好產品。”這是楊家嘉回到熱水工作后,腦子里一直在琢磨的事。
去年,楊家嘉勇挑重擔,作為加快蜂蜜產業發展的主要負責人,她帶領團隊收購了11戶蜂農的3466斤的烏桕樹蜜,對蜂蜜進行統一檢測、過濾、濃縮、包裝。在熱水村全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熱水經濟聯合社推出自己的蜂蜜品牌——“山河蜜話”,并成功在“萬綠河源”微信小程序上架,不僅打造了熱水村的特色品牌,暢通了農產品銷售渠道,還帶領農戶增收致富。據統計,去年,熱水蜂蜜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3萬元左右,為11戶蜂農增收3萬多元。
楊家嘉說,因為初次嘗試,他們不敢大量收購農戶的蜂蜜,一方面是為了確保蜂蜜品質,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銷路的問題。
為了提高蜂蜜銷量,楊家嘉與村干部們改變思路,將消費對象重點放在年輕人和上班族,并針對傳統罐裝產品的笨重、易漏、難控量等痛點,開發了每包12克的便攜袋裝蜂蜜,讓蜂蜜成為年輕人和上班族的“隨身能量站”。
關注家鄉產業發展的同時,楊家嘉還特別關注民生實事和文化宣傳。在日常工作中,她經常利用空閑時間,穿梭田間地頭、群眾家中,熟悉村情、傳達政策,摸清村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盡自己最大力量為群眾排憂解難。
2023年9月,楊家嘉報名參加“河源市水庫移民鄉村振興宣傳解說員能力提升培訓班”。通過為期14天的學習,她充分掌握了短視頻創作的相關技能。培訓結束后,楊家嘉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創建微信視頻號和個人抖音號——“仙塘農文旅家嘉”,并發布關于仙塘鎮“百千萬工程”和熱水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以及森林防滅火知識、交通安全知識和村干部工作日常等內容的系列短視頻,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家鄉知名度,讓更多群眾參與鄉村治理。據統計,截至目前,楊家嘉的賬號粉絲量已達3.7萬,短視頻瀏覽量累計250萬。
“作為一名年輕的村干部,家嘉有活力、有干勁、敢闖敢試。她的到來,不僅為熱水村注入新鮮血液,讓整個班子活躍起來,還為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發展開辟了新路徑。”熱水村黨總支部書記藍雁介紹說,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回鄉就業創業,為家鄉振興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