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
大抓發展 加快崛起
■江東新區產業園集聚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食品健康等五大產業。本報記者 肖斌 攝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改革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前。
今年是江東新區成立10周年,一座承載打造河源未來城市核心夢想的新城正加快崛起。平地起新城,改革不停步,這是一座未來的城市,一座城市的未來。
當前,江東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市委“138”具體安排,圍繞市委、市政府賦予江東新區打造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融灣”“融深”樞紐門戶和河源國家高新區跨江融合發展重要戰略平臺的使命任務,圍繞實施“百千萬工程”,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力實施區黨委“369”具體行動方案,不折不扣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取得新成效,展現新氣象。
五大產業集聚發展 工業實力持續增強
9月26日,江東新區舉行2024年第三季度經貿活動暨中恒智造科技項目動工儀式。這是江東新區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做優做強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配件、食品健康五大產業,加快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
此次經貿活動動工的中恒智造科技項目總投資額約10億元,總用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預期效益好,是江東新區五大主導產業方面的關鍵項目,未來主要生產銷售商品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和新型環保建材等,提供裝配式建筑全流程解決方案。該項目全面建成投入運營后,預計年產值約7.5億元,年稅收達4500萬元,將成為江東新區制造業的又一張新名片。
重大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是產業迭代的“源頭活水”,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今年以來,江東新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深入開展“百千萬工程”推進年、發展平臺優化年、企業服務提升年等一系列活動,攻堅克難,全面掀起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熱潮,形成堅定不移抓項目、鉚足干勁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制造業當家實現新突破,江東新區今年深入實施“企業服務提升年”行動,出臺《江東新區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暫行辦法》等系列扶持產業發展政策,大力培育五大產業,推動“五個一批”項目建設,落實大招商優服務機制,工業實力持續增強,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數據顯示,今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43.5億元,同比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排名全市第二。截至目前,江東新區新增簽約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6個,總投資額46.8億元;新增動工項目12個,總投資額27.85億元,新增投產項目11個,總投資額11億元;第三季度動工企業6家,總投資額16億元。
目前,江東新區現有投產工業企業13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家,累計獲評國家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省級研發機構8家,市級研發機構34家,孵化器1家。
聚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發展勢能持續迸發
2023年12月,江東新區“e江通”政企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江東新區在全市率先探索,創新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e江通”緊扣項目引進、審批、開工、推進、達產等關鍵環節,實行企業項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可見江東新區對全力服務好企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態度和決心。
好的營商環境對一個地方的發展,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它如同陽光、水和空氣一樣重要,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企業。
在江東新區2024年第三季度經貿活動中舉行動工儀式的中恒智造科技項目,投資方為中成集團,旗下首家企業河源市京基混凝土有限公司于2006年落戶河源,在業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此次中成集團選擇繼續在江東投資興業,彰顯企業把根扎在江東的堅定決心,是企業對江東發展環境充分認可的一個縮影。
廣東中恒智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銘展在動工儀式上表示,江東新區的營商環境十分優越,惠企政策支持力度大,辦事效率高,各類基礎設施齊全,政府能夠迅速響應企業的需求,為企業提供了穩定、可持續的發展平臺,這些優勢增強了企業的投資信心和投資力度。
在招商引資方面,江東新區全面落實“一把手”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充實招商力量,創新招商方式,出臺招商亮點政策,充分發揮招商公司和招商服務中心作用,掛牌成立深圳寶安(江東新區)科創中心雙向飛地平臺和廣東河源江東新區(無錫)招商服務中心,積極“走出去”招商,形成大抓招商的工作格局。
此外,江東新區不斷加快構建“硬聯通”交通格局,東環路升級改造有序推進,國道205線東移、古竹東江大橋拆建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持續推進。
同時,江東新區不斷深化“軟聯通”服務體系,“數字政府2.0”和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改革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財稅、國資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大招商優服務”機制、“五個一”領導掛鉤服務企業機制和項目業主負責制深入實施,“e江通”政企服務平臺功能持續優化,線上線下為企業解決堵點卡點問題,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招商引資把項目引進來,如何讓項目順利落地,土地是有力支撐。江東新區“五大平臺”建設持續完善,大力實施“發展平臺打造年”行動,扎實推進產業園區東擴戰略,有序開發產業園東片區0.88平方公里,已落戶工業類項目23個,東片區672.5畝用地正加快推進征拆工作。
此外,河源國家高新區跨江融合發展正深入推進,已完成起步區1—4號地塊征拆工作。大力推進城市起步區建設,高鐵新城核心區控規修編已順利通過市規委會審議,產業發展空間即將釋放。臨江、古竹圩鎮建設不斷完善,鎮、村面貌煥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初,2024年廣東省第二批16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獲省自然資源廳批復同意,《江東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位列其中,作為全省唯一一個非行政區方案獲省自然資源廳批復。
《實施方案》獲批后,江東新區認真落實省、市工作部署,積極對接政策性銀行,落實項目資金,高質量推進一批成熟程度高的項目實施落地,全力打造“良田連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的土地保護利用新格局,爭取為全省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發展區域提供可復制、可操作的示范樣本。
強勁的發展勢頭、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健全的公共服務配套,江東新區這片投資興業熱土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張平 特約記者 廖志良 通訊員 陳敏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