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龍川縣

龍川縣持續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沃野展新卷 “豐”景美如畫

2023-12-25 17:40:00 來源:河源日報

8bdee7cbea64a2e2bd2c0a639c8359d5_hyrbs1225007_001_01_s.jpg

■“小花生”培育成“大產業”。龍川縣佗城鎮花生產業納入“一鎮一園”首批試點建設,駛入高速發展快車道。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e32ca164865539d474711466908514c9_hyrbs1225007_001_02_s.jpg

■龍川縣田心鎮航天稻種植基地喜迎豐收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核心提示

隆冬季節,行走千年古縣——龍川縣的鄉間沃野,蔬菜基地滿眼翠綠,村莊環境潔凈優美,鄉村旅游人氣十足,過上小康生活的農民喜上眉梢…… 在龍川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幸福“豐”景已悄然展開。

昔日紅土地,今朝“綠希望”。全國油茶示范縣、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重點縣……一個個耀眼的榮譽,擘畫了龍川縣農業農村發展激蕩人心的美好前景,希望的田野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扎根鄉村、服務“三農”,龍川正邁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田疇似錦,沃野生金,龍川正在書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農業強 飯碗牢牢端手中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擺在首要位置,目的就是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固,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今年以來,龍川縣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千方百計穩面積、提單產、增效益,全力奪取糧食豐收。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近日,在龍川縣龍母鎮張樂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輪番作業,平整土地、開挖溝渠、整修道路等,用實際行動“繪制”高標準農田發展新圖景。

很難想象這兒原來是一片閑置多年的撂荒地,如今很快就要變成豐產田。放眼望去,“田成方、路成網”的高標準農田已初具雛形。說起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好處,當地的種糧大戶謝彩霞感觸良多,“以前地塊不但小而且分散,道路坑洼,大型農機根本沒法下地。經過高標準農田提標改造,路寬了,渠通了,地塊又大又平,以后大型機械來去自如,規模化種植肯定輕松多了。”

“龍母鎮計劃建設2000多畝的高標準農田,目前正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配套建設機耕道、太陽能抽水站、水渠等設備,計劃年底完工。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撂荒耕地變成絲苗米生產基地,有效增加群眾收入。”龍母鎮有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張樂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龍川縣萬畝糧田智慧高效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將依托龍母盆地萬畝糧田,通過項目實施,打造集良種繁育、智慧種植、倉儲物流、休閑觀光、科普培訓于一體的智慧、綠色、優質、高效水稻種植示范基地。擬建范圍為龍川縣龍母鎮藕塘、張樂、龍邦、洋田、雙華、珠塘、成邦等7個行政村共13000畝農田,輻射范圍是龍川縣內的20萬畝農田。項目建設期共3年,從明年1月至2026年12月。該項目總投資4.6億元,其中包括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融資3億元和地方配套資金1.6億元。

今年以來,龍川縣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耕地質量、優化農業生產環境、確保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的重要措施,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不斷推動農田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統計,龍川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06萬畝。其中,2022年建設高標準農田2.06萬畝已完工,于今年9月底通過市級驗收;今年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于8月下旬開工,預計年底完工。2024年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建設項目預下達面積1.94萬畝,現已完成勘測;新增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預下達面積4.005萬畝,正在勘察設計中。

今年秋冬季節,龍川縣在適宜范圍內開展稻稻油、稻稻菜、稻稻肥輪作示范片建設,優先選擇能夠春收的作物,如冬種蔬菜、小麥、豌豆、油菜、綠肥等。龍川縣計劃冬種農作物總面積3.5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0.34萬畝,蔬菜1.09萬畝,油菜籽0.084萬畝,綠肥作物等農作物 2.09萬畝。

同時,龍川縣還持續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2021年完成復耕復種5.6萬畝,2022年完成復耕復種3.51萬畝。今年,龍川縣完成了1.2萬畝撂荒耕地的水利設施建設,并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撂荒復耕復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鎮全面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常態化,遏制耕地撂荒反彈。

農業旺 3個省級農業產業園添活力

近日,龍川縣老隆鎮浮石村“一鎮一園”澳洲堅果加工基地的工人正在打包澳洲堅果。作為龍川縣整縣推進實施“一鎮一園”全覆蓋試點的首批項目之一,浮石村澳洲堅果種植面積1500多畝,果樹達3萬多棵,年鮮果產量5萬公斤左右。經過加工包裝后,每公斤澳洲堅果售價40元至80元,小小堅果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果”。

今年,老隆鎮浮石村“一鎮一園”澳洲堅果種植加工基地獲得了上級支持資金500多萬元。利用上述支持資金,基地購買了新的生產設備,實現自動化加工生產,在加工生產澳洲堅果的同時,將推出堅果油、堅果奶等創新產品,以進一步壯大堅果產業鏈,助力群眾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在龍川縣佗城鎮“一鎮一園”勝利村花生加工基地,當地的花生生產大戶馬珍平對佗城鎮花生產業發展充滿信心。

2022年,龍川縣作為全省唯一獲批整縣推進實施“一鎮一園”的試點縣,佗城鎮花生和老隆鎮澳洲堅果、細坳鎮毛竹、赤光鎮山茶、義都鎮茶葉等成為第一批“一鎮一園”項目通過省級評選。佗城鎮花生納入“一鎮一園”試點建設,讓該鎮花生產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據介紹,佗城鎮勝利村地處東江河畔,有優質肥沃的沙壩墾復地2000畝,自古以來就有種植花生的傳統,主要種植的品種是“遲豆”,也叫“金鉤豆”,外形修長,勻稱美觀,是勝利村一代代傳下來的特色經濟作物,具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金鉤豆是本地的特色花生,市面上沒有這個品種的種子,都是龍川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生長周期比普通花生要多50多天,總生長周期要155天以上,目前畝產量是250公斤。”馬珍平說。

2009年,經龍川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提純繁殖后,金鉤豆更是成了花生優良品種,并得到了示范推廣。種植的花生主要運往當地的工廠進行深加工,生產出的生炒咸酥花生口感好、香氣濃、入口干脆,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馬珍平說:“炒熟包裝好的花生市場價是100元一公斤,在粵港澳大灣區銷售,屬于高端產品。”

記者了解到,佗城鎮種植花生共有1萬多畝,主要在勝利村和亨渡村。全鎮種植花生的農戶約有350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31.8%。按畝產220公斤計算,全鎮花生總產量約22045噸,總產值約3000萬元。

目前,龍川縣正整縣推進實施“一鎮一園”全覆蓋試點項目建設,產業園共投入建設資金2.5億元,通過提升產業園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條件,休閑農業、農村電商、對外貿易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科技示范與推廣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區域農產品品牌與文化品牌建設取得突破,總體推進順利,效果明顯,初步探索出山區建設農業產業園的新路徑。

作為農業大縣,龍川縣以3個省級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動能強勁。龍川縣油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8個鎮,涉及農戶1500多戶,產業鏈年產值達15億元。龍川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規模達到16萬畝,主導產業鏈總產值達10.5億元。該縣奮力推進全省首個整縣推進實施“一鎮一園”全覆蓋試點項目,加快推進首批5個特色小園建設,奮力建設涵蓋種植、加工、流通、電子商務、儲藏、科技研發、技術服務、農業生產托管、休閑農旅等領域的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園。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目前,龍川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依托獨特的氣候優勢,大力培育壯大農業產業,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發展,集種植、儲藏、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農民富 唱響產業“富民曲”

今年以來,龍川縣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想盡一切辦法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推動農民增收致富。

近日,龍川縣龍母鎮眾合糧食加工廠內,伴隨著各類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緊張地忙碌著。村民黃大叔過來領取自己賣糧的款項,一疊鈔票拿到手后,他笑得合不攏嘴。

龍川縣龍母鎮眾合糧食加工廠是龍母鎮眾合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加工基地,龍母鎮眾合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龍川縣絲苗米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是一家集絲苗米種植、稻谷加工、大米銷售于一體的企業。該合作社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解決了單一農戶種稻難、曬谷難、銷售難等問題,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助力龍川絲苗米產業發展,成為河源市農業龍頭企業。

龍川縣龍母鎮眾合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彩霞介紹,合作社年收購各種早晚秈稻谷約3000噸,年產優質大米約1850噸,帶動農戶種植水稻約4萬畝,覆蓋龍母、豐稔、鐵場、田心、赤光、黎咀、車田等鎮,已帶動638戶村民1800多人增產增收。

同樣,因為產業興旺而讓村民荷包鼓起來的,還有龍川縣鶴市鎮。當地的產業快速發展,得益于龍川土包子農產品有限公司。

龍川土包子農產品有限公司位于鶴市鎮羅樂村,主打產品為“稔香”有機絲苗米、粵字號“土包子”蔬菜、受委托運營“芝野”有機絲苗米,并且建立起以鶴市為中心,集絲苗米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龍川絲苗米品牌基地,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依托深圳的銷售渠道,建立起個人訂單、公司化認領良田定制、消費幫扶等銷售網絡,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

產業發展歸根結底是要讓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龍川土包子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提供優質絲苗米品種、技術支撐和社會化服務,以及統一施肥標準、飛防和保底價包收稻谷等方式,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絲苗米共600多畝。

這種聯農帶農的模式,使得村民既可以當農民,也可以當工人,鶴市鎮優質絲苗米種植實現整村推進,農戶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愿意自己種糧的,可以加入專業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的步子走,科學種糧、產業化種糧;不愿意自己種糧的,可以讓土地入股或出租,自己在公司就業,獲得工資性收入。

拎得穩 “菜籃子”產銷順暢

小小“菜籃子”里面裝著大民生,守護好“菜籃子”就是守護民心。

龍川縣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擁有突出的生態資源優勢和綠色優質的食品和農產品,一直是粵港澳大灣區食品、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據介紹,龍川縣現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個,廣東省菜籃子基地3個,市級菜籃子基地11個,有力保障了主要“菜籃子”產品安全有效供給。

近日,記者在龍川縣鶴市鎮羅樂村的龍川土包子農產品有限公司看到,蔬菜基地里滿目翠綠,幾名工人正忙著給蠶豆苗除草施肥。該公司結合本地土壤氣候條件及技術優勢,在羅樂村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產業,因品質優良而聲名遠播。

鶴市鎮羅樂村蔬菜種植基地,除了種植蠶豆,還種植了上海青、蘇州青、廣東菜心、荷蘭豆等蔬菜,都通過“訂單式”“點對點”統籌調配等方式,源源不斷地銷往粵港澳大灣區。

龍川縣土包子農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合清說:“我們的蔬菜主要銷往深圳、廣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高產期每天大約有2萬公斤。”

供港活豬,一頭連著河源革命老區,一頭連著香港同胞餐桌。龍川縣東瑞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生豬供港規模養殖場,2022年供港29029頭生豬,預計今年將供港3.5萬頭生豬。

2022年,龍川縣生豬年出欄33.1萬頭,家禽年出欄791.19萬羽。預計今年龍川縣生豬年出欄量將達到40萬頭,家禽年出欄量將達到900萬羽。此外,龍川水產養殖面積1655公頃,今年預計水產品總產量約15200噸,同比增長5.1%。

■組稿:本報記者 蘇勇軍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劉輝財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