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五個結合” 助推源城區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陳蓉
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民政事業與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源城區的殘疾人總數超過1.3萬,他們是民生保障領域需要高度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源城區民政局采取了系列措施,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及時有效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雖然源城區殘疾人事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距離人民群眾的要求仍有差距,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一是殘疾人服務體系需要再完善;二是殘疾人就業創業難度較大;三是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仍需加強;四是殘疾預防工作還需深入推進。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五個結合”,助推源城區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高質量發展。
第一,堅持黨委領導與多方參與相結合。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殘疾人事業發展中的定向引航功能。通過方向引領、政策制定、規范管理、項目扶持、人才培養等全力提升殘疾人福利水平,對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戰略、原則、任務、路徑和方法進行頂層設計,并通過績效評估、督導支持、一站多點、分層分類、資金管理等配套政策保障頂層設計得以實現。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多元主體各盡其能、各展所長。通過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康復服務體系,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康復服務,有效促進殘疾人的身心康復。
第二,堅持普惠福利與特惠福利相結合。一是大力發展普惠性殘疾人福利。落實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政策,適度放寬特困人員認定條件中的殘疾等級要求,將符合條件的成年無業殘疾人單獨納入低保范圍,穩步實現應補盡補、應助盡助、應享盡享。二是深入推進殘疾人特惠福利服務。落實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持續提標擴面,推動補貼資金更精準更公平惠及殘疾人。三是有效推進“精康融合行動”,通過全域覆蓋、全員康復、全人發展、全維支持,高度關注精神障礙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社交、就業、融合等方面遇到的障礙,以功能康復、家庭賦能、社區友好、就業支持、行業吸納等助力精神障礙患者融入社會。
第三,堅持擴大范圍與提升效能相結合。一是拓寬殘疾人福利覆蓋面。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穩步擴大殘疾人福利覆蓋范圍,讓更多殘疾人享受政策紅利,重點加強康園中心會員服務。二是加強托養機構建設和管理,為需要托養的殘疾人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托養環境。三是探索設立社會救助基金,引導慈善資源對現有殘疾人福利政策覆蓋不到或覆蓋后仍然出現困難的殘疾人及其家庭給予補充救助,尤其要重點關注并解決精神障礙患者因殘致困問題。
第四,堅持科技賦能與制度創新相結合。一是提升殘疾人福利服務質量。重視數字技術賦能,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先進科技手段,為健全完善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實現對殘疾人需求的精準預測與對接,提高殘疾人福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鼓勵并支持智能義肢、智能輪椅等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設備和康復輔助技術的創新、研發與推廣,改善殘疾人的生活品質,增強他們自主生活能力和社會參與意愿。二是大力推進“三項創新”。探索推進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為孕產婦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最大限度預防先天性智力殘疾。探索構建“殘疾兒童早期干預一體化機制”。探索建立警醫聯動聯防機制。實現警醫聯合接警、統一布警、同步出警,暢通救治救援綠色通道,縮短院前醫療急救反應時間,確保交通事故傷員得到有效救治,將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第五,堅持宣傳有度與載體多樣相結合。一是要根據殘疾人的需求變化與各地供給能力逐步豐富殘疾人福利內容。按照高質量發展與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斷滿足殘疾人多樣化需求,在服務內容方面不斷進行適當擴充。如可針對殘疾人在生命歷程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經濟補助、康復治療、升學教育、就業輔導等方面的多樣化和專業化服務。二是要創新殘疾人福利政策宣傳方式與服務供給形式。充分運用AI手段,多形式、多維度宣傳并解讀殘疾人福利政策,提高政策的可視性與可及性。三是積極發揮殘聯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大力動員社會力量扶殘助殘。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國殘聯八代會精神的決策部署和源城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續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將以“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為重點,努力探索出更多彰顯源城特色、傳遞源城溫度的扶殘助殘工作模式,努力幫助更多殘疾人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單位:中共河源市源城區委黨校)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