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貼“芯”服務助企業發展
我市1-7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2.1%
河源海關關員調研企業生產情況 方新苗 攝
○本報訊 記者 方新苗 通訊員 關河 今年以來,手機、電腦等“宅經濟”消費反彈,我市生產的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顯示器、印刷電路板等電子產品進出口也迎來高峰。記者從河源海關獲悉,今年1月至7月,我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5.7億元,同比增長12.1%。
用好通關便利措施
壓縮原材料進口時間
電子產品消費的快速增長,拉動了市場對芯片需求的大幅提升。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液晶顯示器,產品遠銷歐美等地。全球“芯片荒”使得該公司對集成電路等核心零配件的進口需求激增,原材料短缺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生產進度。了解到企業的“缺芯”難題后,河源海關立即安排專人“一對一”指導企業用好海關通關便利措施,提高原材料進口通關時效。
“針對企業存在的困難,河源海關及時送政策上門,指導我們采取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模式報關,大大壓縮了原材料進口時間。不僅如此,河源海關還為我們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讓原材料及時投入生產,加快了產品出貨速度。”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在河源海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月至7月,該公司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0.8億元,同比增長28.5%。
實施新監管模式
讓企業“輕裝上陣”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印刷電路板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類型覆蓋FR4印制電路板、鋁基電路板等。以往每做一款產品,企業都要先向海關備案這一產品的單損耗數據,由于不同客戶要求的尺寸大小、電路板層數等技術參數不一,導致原材料耗用數量很難在生產周期結束前精確計算,企業往往只能根據經驗估算耗用數據,難免造成申報數據和實際生產數據存在差異的情況,需要多次改動申報數據。
“為了幫助我們解決這一難點,河源海關指導我們參與了‘深化以企業為單元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試點’,實行‘一本賬冊’‘滾動核銷’‘單耗自核’等便利措施,我們可以按照生產周期自行選定向海關申報料件耗用數據的時間節點,在核銷前一次性準確申報,避免來回改動。”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新監管模式更加貼近企業生產實際,不僅簡化了申報手續,還節約了人力成本,單耗申報的準確率也提高了,“企業得以‘輕裝上陣’,生產經營更順暢。”
據了解,今年以來,河源海關結合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對接服務機制,建立企業協調員制度,主動開展海關便利化政策措施宣傳工作,助力河源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