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效顯著——

全民共創新風尚 滿城競放文明花

2023-04-17 09:50:10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志愿者為市民提供健康檢查服務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蘇勇軍

4月的河源,處處彌漫著文明的氣息。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昨日上午,在河源文化廣場志愿驛站附近,9歲的劉宇軒流利地背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贏得了媽媽和其他市民的掌聲鼓勵。當天上午,劉宇軒在媽媽的帶領下在河源文化廣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市容市貌干凈整潔,城市運行規范有序,執法人員文明有禮,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市民素養日益提升……如今漫步于河源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近年來,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上下凝聚共識、乘勢而上,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美城市顏值,擦亮文明底色,讓文明之花在河源處處絢爛綻放。

文化浸潤市民生活

全面提升發展“精氣神”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社會發展之根。在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我市注重文化浸潤,用傳統文化引領市民,用實際行動鍛造城市文明風骨。

4月8日,第十五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在市圖書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40所高校的近70名專家學者齊聚河源。

這是我市在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加強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文化建設是城市文明建設的主體,讓文化之美充盈社會空間,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

已經退休多年的市民楊少勤經常到市體育館打羽毛球。他說,隨著我市體育場館的不斷完善,給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鍛煉場所,退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我市各縣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等活動,以生動的語言傳播黨的聲音,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一場場入腦入心的報告、一次次貼近群眾的交流,不斷激發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

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文旅體融合發展,積極開展可供群眾參與的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繪就了美好文化生活新畫卷。目前,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覆蓋城鄉,文化正以其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刷新城市“顏值”

市民幸福感倍增

讓居民生活環境更美好,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

市民劉麗華住在新市區,在老城旺角上班,每天早上騎車去上班的路上,沿途道路不僅潔凈,而且劃了醒目的交通標志標線、停車線,綠化帶整齊美觀。她開心地說,河源變得越來越干凈了。

如今的河源,大街小巷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居住環境舒適衛生,市容環境整潔有序,城市秩序井井有條,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

“我覺得公園環境好,城市街道干凈整潔,公共環境越來越好,希望大家有時間都可以到河源來旅游來玩,這里山好水好,空氣更好,在這里生活真的很幸福。”市民陳女士說。

我市堅持以“繡花功夫”扮美城市,大力實施“百街千巷”綜合整治,改造完成1132條街巷,建設16條精品示范街,升級改造老舊小區201個、農貿市場37個,修復破損路面10萬余平方米。

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大力治理城市“六亂”,深入實施市容環境整治、交通秩序提升等專項整治,全面推進“查問題、補短板、促提升”專項攻堅行動。如今,“凈、潔、綠、美、齊、優”的城市形象和人居環境有口皆碑、深入人心,美麗河源已成為鮮明的城市符號。

窗口勁吹“文明風”

政務服務更方便

近日,戶口在四川達州的李先生帶著未滿16周歲的兒子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戶政窗口為兒子首次申請辦理居民身份證。李先生在市區生活居住多年,兒子也一直在河源就讀,最近因升學需要辦理居民身份證。當李先生獲悉我市全面開通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服務后,第一時間帶著小孩到公安戶政窗口成功辦理了居民身份證。近年來,我市政務服務中心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業務流程,縮減辦事材料,讓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窗口服務。

“沒想到辦事那么快,服務態度也很好。”近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首次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的市民趙先生也感嘆,“提前備齊材料,從填表申請到辦結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非常方便快捷。”

政務環境是代表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第一環境”,是推動城市文明進步的關鍵所在。窗口單位是城市的“名片”。

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門、一網、一次”改革,41個部門984個事項進駐綜合辦事窗口,建立“辦不成事”反映問題窗口,12345熱線為市民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97%,利用“互聯網+”為文明創建賦予新動力。

此外,我市以企業、群眾辦事便利為出發點,重塑辦事模式,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跨域通辦”窗口,按照省統一部署,推動300個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省內通辦”,與江西贛州、廣西賀州以及深圳、廣州等多個兄弟市建立“跨域通辦”合作關系,各市之間累計2598個事項實現“跨域通辦”,推動342個事項在縣區之間實現“市內通辦”,切實讓企業、群眾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成果。

文明實踐延伸

讓居民幸福“滿圈”

昨日下午,市創文辦聯合河源市好人互助聯合會在河源文化廣場組織開展“為愛彎腰”志愿服務活動。

廣大志愿者彎腰撿拾地上的煙頭、紙屑,以實際行動引導廣大市民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如今,在河源,隨處可見志愿者在各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忙碌的身影。他們熱心幫助市民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憂心事,一股股志愿暖流匯聚成守護城市的大愛,用“志愿紅”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新篇章。

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近年來,我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通過三級設置,在縣(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各鄉鎮(街道)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村(社區)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揮本地資源優勢,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各項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文明實踐陣地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推進陣地建設是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市已達標建成了7個實踐中心、101個實踐所、1441個實踐站,實現了鄉鎮(街道)、村(社區)100%全覆蓋;堅持以點帶面,突出示范引領,打造了14個示范所、200個示范站,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第一方陣”。同時,我市還運用公共服務場館,整合“五大平臺”資源,累計整合1066個理論宣講平臺、1120個教育服務平臺、903個文化服務平臺、740個科普服務平臺、628個體育服務平臺,全面推進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此外,我市還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大手牽小手”“微家書·家風故事”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培育“福彩夏令營”“老少同樂”等8個關愛未成年人工作品牌。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我市各級各部門將進一步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持續深化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