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現植物新物種“河源堇菜”
系首個以河源命名的種子植物
白溪保護區科研團隊在紫金縣進行植物科考時,發現植物新物種“河源堇菜”,該新種命名人為白溪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葉欽良(中)。
○本報訊 記者 劉昕 田紅秀 5月3日,由河源科研團隊在河源發現的植物新物種“河源堇菜”,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Nordic Journal of Botany》在線發表。經權威鑒定,這是全球罕見的植物新物種,也是首個以河源命名的種子植物,屬河源特有種。
“河源堇菜”由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下稱白溪保護區)科研團隊發現,是繼廣東舌唇蘭和紫金舌唇蘭后,由白溪保護區科研團隊在河源發現發表并命名的第三個植物新物種。白溪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葉欽良為該新種命名人。
2021年2月,白溪保護區科研團隊和中山大學凡強團隊在紫金縣西部地區進行植物科考時發現了一種正在開花的堇菜科堇菜屬植物,它們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紫色花瓣,微風吹過時宛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紫色蝴蝶。通過對該植物長時間的監測研究、解剖分析,并與相似種的標本核對、查閱文獻,基于形態學和分子證據,最終確定為一新種,命名為河源堇菜Viola heyuanensis Y.S.Huang,Q.L.Ye & Q.Fan。
葉欽良介紹,堇菜科堇菜屬植物全世界有660余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中國是堇菜屬分布中心之一,有100余種,廣布于大江南北,普遍為多年生草本。河源堇菜為多年生草本,具直立莖和匍匐莖,高約10厘米,花期為2-5月。目前僅在紫金縣發現一個分布點,為河源特有種,成年植株數量不足100株,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標準,屬于極危植物(CR),需要加強對其生境的保護,避免受到人為干擾。
葉欽良說,河源堇菜的發現,反映出河源生態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此次新物種的發現,對廣東省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豐富了植物物種多樣性,拓展了廣東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也為觀賞植物種類的育種增添了新的基因資源,為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接下來,白溪保護區管理處將繼續加大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對“河源堇菜”等珍稀瀕危物種的科研監測、保護管理、宣傳教育力度,全力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