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龍窩鎮嶂下村舉辦第二屆田園文化節
■本報記者 劉志勇 楊李維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前日,紫金縣龍窩鎮嶂下村舉辦第二屆田園文化節。外嫁女回娘家、親子捕魚活動及花朝戲、龍舞獅舞等傳統文藝節目演出,多彩民俗活動展示傳統文化魅力。
據了解,嶂下村文化遺產豐富,歷史上曾涌現出詩人黃遷、花朝戲創始人之一黃亞亮等名人,是省級非遺項目蒲米制作及縣級非遺項目龍舞、獅舞的傳承基地。嶂下村村民非常注重傳承傳統文化,特別是每年的田園文化節,格外隆重。
當天上午,嶂下村善修第外嫁女回娘家“百鳳回巢”活動引人注目,68名從嶂下村嫁出去的婦女身著紅色旗袍一齊回娘家,敬老孝親、共敘鄉情,共同見證家鄉的美麗蛻變。出嫁在外、鄉情永在,家鄉始終是她們魂牽夢繞的地方,家鄉的一草一木、鄉音鄉情,都讓她們十分牽掛。此次嶂下村舉辦外嫁女回娘家活動,搭建了外嫁女與娘家的情感橋梁,增強了她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更把鄉情、鄉愁轉化為助推家鄉發展的動力。
田園文化節最讓人期待的,莫過于一場歡樂的親子捕魚活動精彩上演。大家擼起褲腿、輕裝上陣,稻田里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當“活動開始”的口令發布后,大家紛紛下田,在稻田里或獨自突擊,或父子上陣,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和孩子們還紛紛抱起活蹦亂跳的魚向岸邊的人展示,引來大家的陣陣喝彩。活動過程中不少家長和孩子渾身濕透,但看到自己豐碩的“戰果”臉上都寫滿了喜悅。
此次親子捕魚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系,還讓家長和孩子們感受到嶂下村田園風光的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鄉村、走進鄉村,共同為鄉村的發展貢獻力量。
田園文化節還舉行了花朝戲、龍舞、獅舞等傳統文藝節目演出及品嘗嶂下手工美食等活動。
嶂下村歷來注重民俗傳統文化,其中田園節(農歷七月十四)由來已久,源自于嶂下文化名人,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歲貢黃遷,因至京上疏置縣而獲隆慶皇帝恩準,將當時的古名都、琴江都、寬得都三都置成一縣為永安縣(1569年)。父老鄉親為感激黃遷,在其回到家鄉的第三日(農歷七月十四)宰牛宰豬,擺酒慶祝,并通知所有親戚朋友前來參加,為置縣成功大擺宴席,并為其慶功。黃遷見家鄉此時夏收結束且喜獲豐收,于是把慶功宴改為“田園節”并世代流傳。從此,嶂下人有了“七月十四似過年”的民俗傳統,已歷經400多年。為繼承和弘揚嶂下村歷史文化傳統,“農歷七月十四”定為“紫金嶂下田園文化節”。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