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建設質量強市“河源樣板”
我市在2023年度全省質量考核中首次獲評A級等次,按照省委、省政府對地方黨委、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的有關規定,省政府對考核結果為A級的地級以上市政府予以通報表揚……近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2023年以來,河源大力實施質量強市建設,以質量提升行動為牽引,統籌產業、區域、企業質量發展與安全,提升質量治理效能,著力打造質量標桿,扎實推進質量強企、強鏈、強市,綜合質量水平持續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不斷增強,充分發揮了質量支撐引領作用,更好服務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健全領導小組工作機制
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不斷健全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將質量工作擺在了全市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推動全市質量發展工作。
我市為落實質量強國建設、質量強省建設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堅持高位謀劃、高標準推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實施方案》《河源市貫徹落實〈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壓實工作責任,推動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整體有序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特別是在推動產業、財政、金融、科技、貿易、環境、人才等方面政策與質量政策協同,整體有序推進質量強市建設,推動河源現代化建設提質增效。
優化質量公共服務體系
深化特色品牌建設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力開展提質量強信用行動,突出技術服務,強化基礎設施,綜合運用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要素資源,在檢驗檢測、計量校準、專家診脈、質量分析、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技術幫扶服務,充分發揮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質量監督加工食品(飲用水)檢驗站、省新型顯示器件產業計量檢測中心等高水平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的“一站式”服務優勢,開展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活動,大力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持續強化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級創新平臺13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10個;落實首席質量官制度的制造業規上企業244家;共參與制(修)定國家標準23項、行業標準24項,共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35個,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790家,全力服務我市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和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產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加強政策支持,全覆蓋設立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全面開展商標品牌和地理標志產品培育工作。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高價值商標品牌培育大賽中,廣東黃花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黃花”商標獲“商標品牌培育銀獎”;在首屆地理標志產品廣貨手信節中,河源市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企業廣東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河源米粉”獲“廣貨好手信”稱號。
實施五大工作舉措
提供有力質量支撐
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提升我市質量總體水平,為河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提供有力質量支撐。一是深入貫徹落實質量強國、質量強省部署要求,組織實施好《河源市貫徹落實〈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的實施方案》,加強全面質量管理,著力提升質量水平,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二是大力開展提質量強信用行動,促進“1+3”產業集群企業質量提升,推動河源特色農土特產品“品質品位品牌”提升。三是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堅持“放活”“嚴治”“善管”,加強質量全鏈條管理,嚴厲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四是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加強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綜合能力建設,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質量技術服務,為產業集群、產業鏈質量升級提供“一站式”服務。五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升公共服務質量,以優質的服務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本報記者 張偉燕 通訊員 羅怡瑩 戴小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