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單位名單揭曉
東源縣司法局榮膺“表現突出單位”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陳舒 潘巧燕 近日,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關于通報表揚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的通知》,東源縣司法局榜上有名,榮膺“表現突出單位”。
“八五”普法以來,東源縣司法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實際,創新方式,扎實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普法工作亮點紛呈、成績可圈可點,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先后榮獲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河源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縣等稱號,為東源推進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建設、當好河源綠色崛起主力軍、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東源縣“八五”普法中期工作之所以能夠獲評“全國表現突出單位”,其主要做法是做到“六個堅持”、凝聚“六大合力”:一是堅持政治引領,著力提升普法組織力。堅持黨的領導,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健全普法與依法治理組織體制和推進機制,將普法工作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納入法治東源考核體系考評。二是堅持開展全民普法,著力提升普法實效力。緊抓領導干部“關鍵少數”,落實常委(常務)會前學法、任前法律知識考試、旁聽庭審等制度;緊抓青少年“普法源頭”,推進法治副校長全覆蓋,持續開展憲法晨讀、《法治日報》進班級、模擬法庭和法治嘉年華進校園等活動;結合憲法宣傳日、民法典宣傳月等法治節點,開展“法律七進”活動,將全民普法優勢轉化為依法治理效能。三是堅持落實普法責任,著力提升普法執行力。全面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動全縣各級各部門建立普法責任清單,連續6年組織鄉鎮人民政府和國家機關面向社會公眾報告普法履職情況,自覺接受評議監督,對各部門履行普法責任起到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四是堅持普治并舉,著力提升法治保障力。扎實開展全國、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成功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9個;培育“法律明白人”1148人,評選“學法用法示范戶”357戶,實現287個村(社區)全覆蓋,提升法治保障力。五是堅持發展法治文化,著力提升普法感召力。實施“夯實法治基礎 護航鄉村振興”專項行動,爭取到270萬元打造鄉村法治文化陣地,實現縣、鎮、村“三級全覆蓋”;完成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東源陳列館建設項目,并被司法部納入“全國紅色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成功承辦廣東省法治文化節活動,積極打造本土法治文化作品,榮獲全國、全省法治類多個獎項。六是堅持豐富宣傳形式,著力提升普法創新力。積極探索全媒體時代普法新形式,開通《法治東源》法治專欄、《法治在線》廣播節目,借助《法治日報》《河源日報》等推送普法動態和成效;開展線上法律知識問答活動,拍攝憲法、民法典微視頻,實現“指尖上的普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