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茶香大灣區 助農穩增收
■本報記者 王亞嬌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這款‘口糧茶’定價便宜,味道也好,在會議用茶、辦公用茶方面可以大展拳腳。”河源柳上美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稱柳上美人)總經理陳鳳說。
連日來,陳鳳奔走在深圳、東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拜訪了多家企業,推薦公司聯農推出的“口糧茶”。各企業的負責人高度贊賞柳上美人紅茶的高品質,并紛紛表示愿意將紅茶產品納入其公司的禮品采購清單,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和對外交流的橋梁,傳遞中國茶文化的魅力。座談中,雙方還就產品規格、包裝設計、物流配送等具體合作細節進行了討論,并就未來可能的深度合作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
多項合作達成,不僅為柳上美人打開了通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門戶,還拓寬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記者了解到,陳鳳所說的“口糧茶”是該公司依托1200平方米的全自動紅茶生產線,創新打造的一款聯農帶農的“口糧茶”,通過代收茶青、代加工和托管等方式,將品牌輻射面積進一步擴大,幫助周邊茶農穩定增收。
陳鳳是東源縣柳城鎮人,2014年,承載著家鄉脫貧夢的茶葉合作社遭遇經營困境,她毅然放棄高薪工作返鄉,以茶為業反哺鄉梓。彼時,我市成立了河源市茶葉流通協會,陳鳳夫婦跟著協會的步伐,前往臺灣、貴州、潮州、清遠英德等多個知名茶葉主產區,參觀學習茶葉種植、茶園管理、茶葉加工等經驗。
“因為我們做的是炒綠工藝的客家綠茶,而長三角地區喝的是烘青綠茶,珠三角地區主流則是單叢茶、紅茶,都沒有我們茶葉的市場。”陳鳳表示,茶葉定位不清晰是首要問題,經過總結交流學習的經驗,公司最終決定調整產品線,改做紅茶。
柳城鎮石側村半嶂山海拔800米,茶園地質為黃泥土與白砂石混雜,加上高山氣候的養育,使得這里的茶葉既有巖茶的風味,又有烏龍茶的高香。陳鳳結合優質自然環境,大膽創新,引種了臺灣品種金萱茶,采用被小綠葉蟬吸咬過的標準一芽兩葉嫩芽制茶葉。同時,創新采用曬青、萎凋、搖青、揉捻、手工發酵、烘焙提香等制茶工藝。經過多次的試驗和創新,柳上美人紅茶獲得了業界的認可。
如今,陳鳳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撫育柳上美人品牌,將“工匠之心、博愛之心、創新之心”播撒于山鄉熱土。她帶動500多戶村民種茶致富,為100多名農村婦女提供就業崗位,每年給柳城鎮石側村帶來2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陳鳳希望推進茶產業與觀光旅游業同步發展,打造集種植、生產、體驗、休閑、觀光、度假于一體的茶園綜合體,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