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訪談
浙江杭州淳安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黃紅婷:
堅定走好全域旅游 高質量發展之路
活動現場,浙江杭州淳安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黃紅婷以《創新探索·行穩致遠——堅定走好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題,分享千島湖旅游發展的經驗。
黃紅婷認為,通過在浙江全省率先實施“全縣景區化”“綠道經濟工程”“百源經濟”等戰略,千島湖旅游以“湖”為核心,發揮“湖”的核心引領作用,以“湖”帶城、以“湖”帶鄉、以“湖”帶村,向岸上、鄉村全域拓展。而從千島湖景區的“一枝獨秀”到“千島湖,不止于湖”,這些轉變極大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全域游客向其他國家A級旅游景區和度假產品分流。
據了解,千島湖在2010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歷經40多年的發展,千島湖已經成為淳安縣的主導產業、龍頭產業和富民產業。
青海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登奎:
讓生態資源釋放無限潛能
近年來,青海湖持續深化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推動青海湖生態保護、旅游發展、民生保障有機統一。活動現場,青海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登奎以《高原藍寶石·夢幻青海湖——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區的生動實踐》為題,分享青海湖旅游發展經驗。
“青海湖如今是許多游客心馳神往的‘詩和遠方’。”在孟登奎看來,通過轉變管理方式、發展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水平,可以讓生態資源釋放無限潛能,山水更顯“顏值”、發展更有“價值”。
據介紹,青海湖旅游發展集團作為青海湖景區經營管理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區創建的市場主體,堅持“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樹標桿”的工作目標,在“生態第一”的鮮明底色中向著綠色發展全面轉型,全力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區創建工作,在生態保護和生態價值轉化路徑的探索中逐步形成“青海湖經驗”。
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總經濟師楊鵬: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近年來,滇池聚焦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創三大產業,深入推進滇池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把滇池建設成為“兩山”理念的實踐基地、公園城市建設的標桿示范、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活動現場,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總經濟師楊鵬分享發展經驗。
“在全國河湖景區中,滇池的紅嘴鷗是較為獨特的景觀。”楊鵬介紹,每年冬天,四五萬只紅嘴鷗從西伯利亞,跨越萬里之遙來到昆明過冬。這些“水上精靈”吸引國內外大量游客到昆明觀光游覽。此外,云南民族村目前正加快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據介紹,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全國十二個國家旅游度假區之一。該景區堅持“規劃引區、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游興區、文化活區”的總體發展思路,滇池沿岸按“大生態、大濕地、大景區”的理念進行打造,積極探索、艱苦創業,大力發展湖濱度假、體育休閑、總部經濟、文化創意、康體養生等產業。景區經過多年建設,已成為宜居、宜商、宜養、宜游的旅游勝地。
廣東萬綠湖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勇:
探索出生態河湖 旅游景區發展新模式
萬綠湖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因處處是綠,四季皆綠而得名。活動現場,廣東萬綠湖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勇分享發展經驗。
“嚴把項目準入關,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近年來,我們先后拒絕了300多個、總投資額達400多億元的可能污染環境的項目。”周勇介紹,河源堅持走“生態高水平保護”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雙促進、雙提高的道路,探索出了生態河湖旅游景區發展的新模式。如今,到萬綠湖“嘆山水、品美食”備受珠三角地區游客喜愛。
■統籌:曾競 ■組稿:本報記者 曾競 梁昕 肖斌
■攝影:本報記者 肖斌 李何山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