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文學頻道

胸懷大愛,情滿人間

——曾啟農同志《稔花集》序

2024-03-26 11:32:30 來源:

7f9ead9095f28211a04a79e024d0695c_hyrbs0326005_001_01_s.jpg

■羅志勇

認識曾啟農同志已經有十年了。他是一位值得我尊敬的領導和兄長。他曾在部隊服役二十九個年頭,從戰士干到團級干部,轉業回地方工作后,軍隊里的許多優良傳統和作風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譬如遵規守時、公正正派、扎實細致、干脆利索、身體力行、平易近人等,我和他曾在市關工委工作多年,他的這些好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許,我們都當過兵,都有文學情懷,而且性情相投,共同語言比較多。記得有一年,市關工委準備在和平縣召開現場會,派我們兩人提前一天去打前站,我開車,他坐車,我們一路無話不說,特別是部隊生活的回憶,讓我們找到了許多共同的話題,因而,竟然忘了下高速,等到發現時差一點就開到江西了,我們哈哈大笑,找了一個出口才掉轉回來。

2017年10月,退休后在市關工委工作了17年的曾啟農同志服從組織的安排,不再在市關工委任職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時常聯系。前些日子,他給我打電話,說自己準備再出一本書,囑咐我為之作序。我一聽,呆住了。一是我職位比他低很多,二是我年齡比他小很多。因此,我反應過來后便推辭了,說我資格不夠,讓他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來寫。可他說,他交朋友不看資歷資格,也不講年齡,為自己的書作序也一樣,只找適合的人,并說我是作家,我最適合。我聽了,汗顏。最終推辭不掉,便接受了任務。

之前我就知道,曾啟農同志是一個有故事、有大愛的人,但一直了解不多,這次看了他的文集《稔花集》,對他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找到了他身上閃耀著與眾不同的“三愛”,這“三愛”構成了他一生做人的根本。

首先是作者對親人的摯愛。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文集中《散文》這一輯,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對親人、對鄉親的回憶之作,讓我看到了這個從那一片土地中走出來的客家漢子對故土親人的摯愛。《可歌可泣的英雄村》講述了故鄉的村民“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情懷,在上世紀40年代積極捐錢捐物支持和參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爭,以及解放戰爭時期,村民組織民兵投身革命,積極配合游擊隊打擊國民黨地方武裝斗爭等一系列行動,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對上世紀六七十年前那一段苦難的回憶,還原了故鄉當年“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火紅歲月。如果作者沒有對故鄉深厚的感情,是不可能在離開家鄉幾十年后,還用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調查和了解那一段歷史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對自己母親的感情,在《可歌可泣的英雄村》《母親的故事》等文章中,得到了真實的反映,因為是自己的母親,許多事情都是親眼所見,作者通過樸素的語言,有條有理,有事實有依據地娓娓道來。《母親的故事》講到母親76歲開始學習識字的故事,她從《孫中山》《宋慶齡》《毛澤東》學起,堅持學習二十多年,直到去世,可以說既平凡又偉大。一個命運多舛,卻又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勤奮向上、心地善良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令人敬佩。由此,我看到了作者對母親的無限崇敬與敬愛之情。

其次是作者對軍隊的深愛。曾啟農同志自1963年入伍,到1992年轉業回到地方工作,服役期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他的青壯年時代基本在部隊度過,可以說他把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他對人民軍隊有著深深的眷戀。為此,他把這種眷戀寫進了自己的作品,主要體現在第二輯中,如《重返凱旋門》,講述的是戰友的情誼。我在部隊時,一位領導曾經和大家說過:某個人對你好不好,不要看他怎么說,你就分析,如果你和他去敵占區執行任務時受傷了,他是否愿意把你背回來。的確,這個問題非常尖銳,要很好地回答可能讓我們為難,而《重返凱旋門》這篇小說卻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友會努力去營救每一個處在危險之中的戰士。這也很好地回答了當今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在中國,戰友情是最深厚的感情?因為,戰友情是經過血與火鍛煉而來的,是生死之情。《軍中伯樂》反映了一位部隊團政委在發現自己屬下有一名敢于擔當、有勇有謀、大公無私、善于管理、敬兵愛兵的營教導員之后,主動提出轉業讓賢的故事。從這些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作者對人民軍隊發展的關心和關注,是作者對人民軍隊情感的真實流露。

其三是作者對工作的熱愛。從他收錄在本書中的《時論》《演講》這兩輯的文章中,不難發現:這是一位一心撲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勤于調研,善于思考的好同志。同時,他也是一位深入生活、深入社會、深入基層的好領導,從他撰寫的許多傳說故事中,就可以很好地證實這一點。直到退休了,曾啟農又服從組織的安排進入市關工委工作,一干就是17個年頭。他這種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無怨無悔的老黃牛精神,值得我敬重與學習,是我一生的楷模。

《稔花集》雖然是一本綜合性的文集,但從其中的小說、散文作品,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文學修養與文字功底,如《軍中伯樂》《重返凱旋門》《牙醫天使》等,較好地運用了中國傳統的“抖包袱”手法,通過嚴密的組織、細節的鋪墊,人物的心理活動等,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從而達到了引人入勝的閱讀效果。如:

星期天上午,一連四班的同志們玩得熱火朝天,其中有一個人打輸了牌,大家要罰他鉆桌子,他不干。

“不行,不行!”大伙不肯罷休。

他看賴不過了,就說道:“好,我鉆,我鉆。”

他一答應,大伙都樂了——又鼓掌,又喝彩,有的還捧著肚子哈哈大笑。

他弓下腰正開始鉆,這時,廖毅副師長突然走了進來,大伙嚇毛了,都唰地“立正”;有站在床上的,有來不及穿鞋光著腳板的,還有歪戴帽子的。廖毅向大家掃了一眼,發現桌子底下正鉆過一個人來,他伸手就把這個人拉了起來,一看,嚇!原來不是別人,而是教導員梁鑄。廖毅的無名之火頓冒三丈,正要向梁鑄噴沖過來。但廖毅是從來不當眾批評干部的,所以,他立即又把“火頭”壓住了。

這一段描寫相當精彩,有對話,有行動,有場景,有人物的心理活動,將教導員梁鑄與戰士們打成一片的真實場景和副師長廖毅的性格特征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這種對情節的選取和把握,沒有親身經歷或深入細致的觀察是不可能寫出來的。又如:

母親今年雖然九十三歲高齡,但她頭發銀灰相染,臉色白里透紅,眼睛活脫有神。她頭腦清醒,對幾十年前經歷的重要事件的年月日時都記得清清楚楚;她的耳朵雖然有點背,但她常打開錄放機,聽廣播,聽歌曲;她視力很好,不戴老花眼鏡,能看書認字,能穿針引線;她言辭清楚。她現在還能一口氣唱出幾十句山歌,什么“山腳有花山頂香,橋下有水橋面涼”等等。她有許多順口溜。有一次散步時,看見一條狗,她就突然說:“狗尾擺左,抵上三把鎖。”她有時還要子孫們猜謎語。她說:“一個字十一筆,無橫也無直,孔子問顏回,顏回想了三日。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字?”我們想了老半天,也沒猜出來。后來她告訴我們,謎底是個“淡”字。

在作者筆下,老人家的精氣神與活潑可愛的一面都傳神地記錄了下來。而《首次單獨出遠門》一文,表現了一個貧困青年一次遠行的尷尬,令人唏噓。

都說人生是一本書,這話很有道理。《稔花集》之前,曾啟農同志曾經出版過《從軍行》《萬綠湖之歌》《鶴聲松韻》三本詩集,我雖然沒有讀過,僅僅通過《稔花集》,我便對他人生的軌跡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只有心中有大愛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曾啟農同志從青少年時期起便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寬廣的胸懷,特別是從軍歲月,開闊了他的視野,提升了他的素質,鍛造了他的意志,堅定了他的信念,因此,在他走過的近八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才會真誠地用愛去澆灌著腳下這一片土地,而這一片土地同樣不負他的希望與期待,報予他芬芳的花朵和豐碩的果實。

祝愿曾啟農同志健康長壽、生活愉快!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源市作家協會主席)

    上一篇:詞七首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