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文學頻道

莫嫌事小(外一篇)

2024-04-17 15:58:30 來源:

■王彩虹

八月底,新學期即將開學了,班群上的信息多了起來,到校時間、更換班主任或部分科任老師、教室和宿舍的變更等等,我們在班群里就感受到新學期新氣象的熱烈氛圍,家長們對開學也充滿期待。

還有三天就返校了,早上,原班主任在班群發了招募志愿者的號召,原因是更換了教室,需要把班級的物品整理好從二樓搬到四樓布置好,然后搞好衛生。

通常,類似的通知我是直接轉發給兒子的,同時根據通知要求鼓勵他參加。但不知從何時起,每次聽到兒子只是以“我知道了”應付后,就沒有下文了。兒子已是一名高中生了,正處于青春期,獨立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我們做家長的對他的決定大多是尊重和包容。

兩天過去了,我看到老師還在班群發通知呼吁,接龍名單除新舊兩位班主任外,只有三名同學報名,這種情況確實有些尷尬。隔著手機屏幕,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我再次走進兒子房間,再次鼓勵,不,是呼吁他參加,可惜的是,兒子找了個借口直接拒絕。

這兩天看到老師班群里的尷尬及我的冷遇,對我的觸動很大。我不禁回憶我們在同齡時,學校和老師的話就是命令,我們都是不折不扣地服從和執行。記得讀初中時,上體育課跑步是老師帶著我們繞著學校外面的道路或街道跑,因為學校操場小得可憐,我印象中從沒有集體做過體操。為此,學校規劃將旁邊的一個小山坡鏟平建操場。那幾年,每個星期都會抽出兩節課的時間,每個同學都從家里帶來鋤頭簸箕等工具搬泥,可以說是舉全校之力落實“重點項目”。我們初中年齡相對較小,分配的區域是較低矮且泥土比較松的平坡,而高中生則是啃高處且帶石頭的山頭。不管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沒有一人覺得這是額外的勞動負擔。經過幾年的努力,終于硬生生打造出一個寬闊的操場。但我們一天也沒有使用過,因為建好后我們剛好畢業了。盡管沒有使用過,但我每次路過看見操場上快樂的師弟師妹們,心中總會泛起陣陣漣漪,又會想起當年笨拙地使用鋤頭、左搖右晃地挑著簸箕的情景。稚嫩純真的臉上汗水直流,頭發上沾滿灰塵、衣服上沾滿泥土,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自豪感油然升起。對比我們那個年代,現在學校設施和條件可以說是完善到無可挑剔,除每天打掃教室宿舍外,剩下的似乎只負責在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校園讀書。我想起一位清華大學教授所言,說我們已經陷入一個“半人時代”。他介紹,“半人”概念的原創是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所謂“半人時代”是指當年,國家百廢待興,急需發展工業振興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借鑒外國經驗,大力發展專門院校培養工業人才,導致偏科現象,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懂文,很多人無法實現全面發展,當時梁思成先生見此情景,稱為“半人時代”。而那位清華教授在此觀點拓寬了內涵,對應時下,除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半人”,他認為還有第二種“半人”,那就是心智沒有進化完全的人。

我深以為然。“人與禽獸不同之處就是人有禮義廉恥之心”。我們這一代,一直都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無論是信誠仁還是忠孝義等等,這些世世代代相傳刻在骨子里的價值觀,我們在特定生活環境中不斷接受并形成。但看著每天低頭玩手機,捧著平板看視頻的這代人,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和快樂同時,卻總覺得他們游離于現實生活之外的虛擬網絡世界里,缺乏客觀理性思考和自我審視。雖近在眼前卻感覺相隔千里,或許是正處于青春期,和孩子溝通交流時,總是以拒絕認同來彰顯他們這個年代的很酷的個性。討論問題時,常常用時代不同搪塞作結,然后不了了之。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在《雙城記》開篇如是寫道。的確,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物質繁榮,但不平衡的教育,過分注重學習成績,缺乏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的完善,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和擔憂。

第二天,我實對班群里仍舊寥寥無幾的名單看不過眼,于是,我報名參加了志愿活動。很多人都說,講大道理對孩子是沒用的,我們不妨做好自己,以身作則熏陶他們。有時,別嫌事小,多做就能積小變大。

那天,我獨自開車去學校履行志愿者的義務。路上,雖是車水馬龍,有點擁堵,但我的心情是寬闊的,不一會就到了學校,在門口泊好車,步履輕快地走進了校園。

啟程

明天就要告別這里,到新的工作崗位報到了。還是和以往一樣,我再一次坐在桌子旁,打開電腦播放音樂,靠著椅子,看著窗外。茶杯漫起淡淡的茶香,電腦播放的是那熟悉的歌曲,窗外是熟悉的街景和夕陽……此時此刻,一幕幕逝去的畫面不斷在腦海涌現:記得那是秋天,媽媽拿著介紹信領著我到單位報到。從那天起,我就走向了社會,算是獨立了。想到一切都得靠自己了,在激動和喜悅的同時,難免有慌張和彷徨,但一想到有工資可領,內心還是踏實的。帶著新奇和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熟悉工作內容,適應工作環境,結識單位同事……我牢記老媽的囑咐: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所以第一天上班,我便打掃辦公室,清洗茶杯、擦桌子、煲茶水……記得那年秋天,我被評為技術員,我拿到了第一個職稱,當時單位有專業職稱的人并不多。有了職稱,不但工資增加,而且好像身價也隨之提高了,從此我被安排在單位的技術部門。獲得技術職稱的變化,我感受到安身立命的含義,這進一步促使我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進行重新思考。經過深思熟慮,我做出了重返校園的決定,希望在專業技術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記得還是秋天,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促使我作出這個決定的,是那次和爸媽的聊天。記得那天晚飯后,不知為何聊到了理想信念這個話題,老媽突然冒出了一句:除你和還在上學的弟妹外,個個都是黨員,你也該向組織靠攏了,才無愧于革命家庭啊!媽媽要求我入黨的話使我不知如何回答,我便轉身征求爸爸的意見。爸爸語氣溫和但又肯定地說:“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我為自己是共產黨員感到光榮和自豪。人生路上一定會有困惑和選擇,只有堅持自己內心去選擇,并且堅定地走下去……”后來,我終于入黨了。時至今日,爸爸的話至今還不時在耳邊響起。

或許是爸爸的話對我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工作中,大多都是平平淡淡和枯燥的重復,但我始終沒有隨波逐流,始終都遵循內心,十年如一。第一次驗收修繕工程,第一次到建筑施工現場,第一次勘察估價標的,第一次編制預決算書,第一次設計建筑施工圖紙……我從稚氣未脫的技術員到現在的工程師,從涉世未深的辦事員到現在的領導崗位,從懵懂少女到現在的為人妻、為人母,慢慢融入和適應了社會。一路走來,有喜有樂,有苦有甜,有困惑和迷茫,也有感悟和認知。在生活中工作,工作中學習,學習中成長,回想這些宛如就在昨天。是啊!人生本就如此,不斷告別、啟程、轉身、發現……只要初心依舊,我想,風景會一直都在的。

這時電腦響起水木年華的《啟程》這首歌:“就在啟程的時刻,讓我為你唱首歌……別害怕現在的離別啊!微笑著揮揮手說再見吧!明天就等在,下一個路口,再遠的風景,我們一定會到達……”

明天就要到文聯報到了,從技術部門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我不知道是華麗的轉身還是越走越難,但想起爸爸的話,我對自己說:無非是重新啟程罷了,記住堅持內心即可。就這樣吧,下個路口見!

    上一篇:故鄉的馬增茶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