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凡人善舉不斷涌現彰顯城市溫度
弘揚好人文化 建設大愛之城
“市區一女子醉酒跌落新豐江,河源民警跳入江中助脫險……”“老人走失在深山,公安民警志愿者深夜上山尋找……”一幕幕凡人善舉接連在河源上演,讓更多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
近年來,我市在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厚培好人沃土,來自各行各業的好人不斷涌現,他們身體力行詮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美好品格,讓崇德向善成為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街頭“暖流”涌現
文明新風處處閃耀
8月3日零時許,源城公安分局長塘派出所接到110指令稱:市區九重門公園附近水面有人呼救,疑似溺水。
時間就是生命!接警后,值班所領導林小明立即帶領民警朱俊杰,輔警顧德科、曹越越攜帶救生設備趕赴現場。“剛到現場,我們聽到一女子在河中大喊救命,聲音很急、很大。”見此情況,4人立即開展救援。朱俊杰、顧德科脫下警服,穿上救生衣,跳入河中奮力游向落水女子;林小明一邊聯系120到場救援,一邊在岸邊做好施救準備,隨時對朱俊杰、顧德科進行支援;曹越越和熱心群眾一起用手電筒打光指示女子的位置,以便朱俊杰、顧德科準確找到落水女子。
正當朱俊杰、顧德科快游到落水女子位置時,落水女子卻因精疲力盡沉入河中。“我當時就有點慌,怕她有什么危險。”河水流向復雜多變,朱俊杰加快速度,一把將該女子拉了起來,顧德科托著她的腿,兩人努力向岸邊游去,林小明和熱心群眾拉緊救援繩子,在大家的合力救助下,救起落水女子。
回到岸邊的落水女子漸漸恢復了意識,林小明一邊耐心安撫其情緒,一邊詢問其身份信息。落水女子姓鄒,今年63歲,疑似醉酒失足落水。
隨后,民警與熱心群眾合力把落水者抬上擔架運送到120救護車上,移交給現場醫護人員送往源城區人民醫院接受救治。目前,落水者身體已無大礙,由家屬進行照顧。
7月16日,連平縣高莞鎮一名老人與家人發生矛盾,中午出門后一直未歸,并疑似帶走了家中剩余的半瓶農藥。隨后,當地公安民警、志愿者、熱心群眾迅速行動。
通過監控,發現老人往山上走。公安民警、志愿者、熱心群眾深夜帶上裝備上山搜索。直到第二天早上7時30分,才找到走失老人。
近年來,在河源交通事故及溺水事故、群眾走失等現場,公安民警、志愿者、熱心市民臨危不懼、全力救援,他們就是這座城市的“平民英雄”。
弘揚好人文化
建設大愛之城
8月5日上午10時左右,“廣東好人”李趙新走入市中心血站,擼起袖子,獻出300毫升鮮血。李趙新是河源江東新區藍天救援隊隊員,加入救援隊以來,每次接到救援電話,他總是第一時間響應,他的救援足跡不僅遍布廣東河源、韶關、清遠等地,還遠及河南,3年來,他參與救援200余次。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滿城春風。近年來,學習“河源好人”,學習道德模范,全市上下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蔚然成風。
據悉,2012年以來,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載體,通過廣泛開展“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評選活動,不斷拓展道德實踐渠道,使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日益濃厚,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提供豐潤的道德滋養。
自2012年開展推薦評選“河源好人”以來,我市共評選出343名“河源好人”、98名河源市道德模范;68人獲評“廣東好人”,10人獲評“中國好人”,4人獲廣東省道德模范或提名,1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
2015年以來,在市文明辦的支持下,多名“河源好人”自發成立河源好人聯合會。每年,河源好人聯合會動員和組織廣大河源市道德模范、“河源好人”積極參加各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200多次。
如今,在廣大“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的帶動下,一批又一批身邊好人,為河源這座城市樹立起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道德標桿。
凡人的善舉如涓涓細流,匯聚成奮進的磅礴力量。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是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力量,是黨員群眾干事創業、主動作為的身邊榜樣。(本報記者 蘇勇軍)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