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與縣域“雙向奔赴”成效初顯
我市與結對高校商定幫扶項目90個
○本報訊 記者 方新苗 在昨日召開的全市推進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東源現場會上,我市“雙百行動”第一批結對幫扶項目發布。圍繞省“雙百行動”《實施方案》的“七大任務”,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與各自結對高校共商定幫扶項目90個,涉及城鄉規劃設計、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領域,其中81個正有序推進。
校地結對共建成效初顯
“雙百行動”開展以來,我市的市、縣兩級政府主動對接結對高校,邀請高校實地調研縣域資源優勢、鄉村建設及產業發展等情況,找準共建切入點和結合點,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高校與縣域“雙向奔赴”,校地結對共建成效逐漸顯現。
水稻種膜直播種植技術項目依靠全自動化、全機械化操作,輕松種出高產水稻;銘鐳小型化可變光斑焊接激光器項目幫助企業破解關鍵技術,實現設備小型化和風冷效果……東源縣與廣東工業大學、廣東開放大學建立校地合作實踐基地,謀劃實施30個共建項目,推動農村風貌提升、科技人才培育、文化賦能共建三大行動取得實效。
惠州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組織了16批次師生團隊及專家團隊到和平縣調研走訪、舉辦活動,在農房風貌提升、基礎教育教學教研、旅游環線設計、竹產業和茶產業建設推廣等方面建立結對共建項目。
龍川縣與南方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運營“反向飛地”龍寶科創中心,依托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科研、技術、人才優勢,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龍川。
紫金縣主動對接華南農業大學、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梳理匯總了需支持事項清單共33項合作內容,明確事項責任到縣有關部門和學院,推動茶葉種植、禽畜養殖、柑橘病蟲害等領域的合作項目落地落實。
連平縣就助力花生和芭蕉芋產業發展、新龍村風貌提升等9個具體項目與結對共建高校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目前,各結對高校與各縣已商定結對共建項目90個。其中,廣東工業大學、廣東開放大學與東源縣結對共建項目30個;惠州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與和平縣結對共建項目15個;南方科技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龍川縣結對共建項目15個;華南農業大學、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與紫金縣結對共建項目21個;深圳技術大學、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連平縣結對共建項目9個。
“雙百行動”有序開展
“雙百行動”是落實“百千萬工程”縱向支持的重要內容,也是讓地方得到發展、讓高校實現價值的合作共贏平臺。當前,“雙百行動”開局起步階段工作正有序開展。
接下來,我市將如何推進“雙百行動”?昨日,全市推進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東源現場會提出,要做實一批幫扶項目,指導各縣與結對高校編制好結對幫扶長期、中期、短期合作方案,制定年度工作任務清單;搭建一個專家庫,與結對高校遴選一批“雙百行動”專家,組建好人才專家庫、專家工作站和聯系點。
在人才、科技、服務等方面,我市將根據縣域發展需求,與結對高校共建“雙百行動”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與結對高校共建一批農技推廣工作站、產學研合作基地等平臺,組建更多緊密型教育聯盟、醫聯體,積極參與鄉村建設規劃高校聯盟、鄉村公共服務高校聯盟、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活動,推動“人才下沉”“科技下沉”“服務下沉”。
會議還提出,結合“百千萬工程”教育行動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助力鄉鎮“三所學校”建設,提升縣域高中辦學水平,打造“雙百行動”教育特色示范項目。要攜手結對高校,圍繞“七項任務”各打造至少1個示范樣板,重點做好東源縣、紫金縣首批典型鎮村的村容村貌規劃設計工作,力爭將兩縣打造成全省村容村貌規劃建設的典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