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
■丁一
1
“醉臥茅堂不閉關,覺來開眼見青山。”經過近兩個小時山間小道跋涉,邱成文和老伴明華終于來到了湖邊弟弟、弟媳的居所。接過弟媳阿娟遞上的熱茶,近觀遠眺,唐代詩人陳寡人《山居》里的詩句不禁脫口而出。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山花開了,色彩繽紛。深紅的桃花,粉紅的杜鵑,白雪一般的棠梨花……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鳥鳴叫著,從這片山林飛向那片山林。不遠處山崖上,山色空蒙,掛著一簾瀑布……
“成章呀,選了塊寶地,簡直桃花源呀。”邱成文對眼前景色陶醉不已。“太美了,實在太美了。”老伴明華也是一番贊嘆。
“哥、嫂,這里有多好,有多美,只有你們肚里有墨水的才會形容。我和阿娟選擇這里,只知道這里空氣好,沒污染,少得病,又是我們祖輩的根。”邱成章一邊在灶臺忙活一邊搭話。
邱成文、邱成章兄弟原本就是這山里人,早年修水庫,房屋土地被淹,在那個激情年代,政府一聲令下,他們家和許許多多家庭一樣走出大山,移民他鄉。改革開放以后,當地政府為了旅游開發,將水庫起了個有詩意有韻味的名字,“仙水湖”。經過多年開發,聲名鵲起,成為很多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2
門上“瑤池衛士”的獎牌引起邱成文的注意。弟媳阿娟解釋說:“兩年前我們制止了幾起獵捕山豬和穿山甲事件,這是湖區管委會頒發的,還獎了我們五千塊錢呢。”
“阿娟,你和成章怎會考慮在這里安居的呀?”順著弟媳的話,成文好奇地問。
“這呀,說起來有點長。一次跟團游玩湖區后,我們不禁被這里的碧水青山藍天吸引,這就是故土,魂牽夢繞的故鄉呀。聽導游說景區內偶有不法分子趁公安、漁政、巡護員巡查間歇時間,炸魚電魚,獵殺保護動物,偷伐珍貴植物等,成章聽了很不是滋味,覺得祖先留給我們的這片山、這湖水,這些生靈不應該受傷害,于是就有了‘回歸自然,守望故土’的想法。他和我商量,覺得做生意多年,也小有積蓄,兒女長大成家立業了,沒什么后顧之憂,也就同意了。說起來,就這么簡單。”
成章夫妻倆便將一個廢棄的森林看護站修整好,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開辟小菜園,林下養雞,房前屋后養蜜蜂,網蝦釣魚,田園生活,如詩如畫。徜徉于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間,領略一番農耕時代的慢生活……
3
炊煙,升起來了。敞篷廚房,柴火灶,雞、鴨、魚和蔬菜,都是自產,純綠色,無污染。成章把勺,阿娟打下手,無需多么好的廚藝,煎、炒、烹、炸、燉,除了鹽巴,不添任何佐料,綠色無公害農家菜擺上桌。
清蒸雞、白灼蝦、黃燜鴨,剛釣上來的大花鰱一味兩吃、清炒空心菜……還有邱成文帶來的紅酒,伴著夜色,山居晚宴讓人食欲倍增,佳肴配美酒,唇齒留香,美不勝收。
“哥、嫂,你們也快到齡了。退休后,留在市里還是隨兒女到省城居住?”酒過三巡,弟弟問哥嫂。
“成章,我這是內當家。聽你嫂子的。”哥哥賣了個關子。
“嫂子,想好了沒?”弟媳問。
“我們都是客家人,男人當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哥有打算的。”嫂子笑笑回答,臉含幾分神秘。
4
夜幕下的小木屋,燈光閃閃,山風習習,林木枝葉搖曳……親情下的兄弟妯娌,一幅靜謐、和諧、溫馨、宜人寫意畫!
“成章,記得父親在世時,說過離家不遠處有三棵紅豆杉,這事你知道嗎?”哥哥突然想起一件事。
“哥,我知道。明天我劃小艇帶你和嫂子到對面小島上去,被盜挖了一棵,另兩棵早已成材了,周邊還長出了幾棵小的,我計劃移植幾棵過來。這些都是寶貝呀。”
“成章、阿娟,你倆沉浮商海,我和你嫂子一輩子教書育人,現都老了,我們就以湖為伴,享受這碧水青山,看護好這碧水青山,力所能及做點小事吧。告慰先人,昭示后人。”
“哥、嫂,你們都是讀書人,為我們的新家起個好聽的名字吧!”阿娟建議。
“‘合家歡’怎樣?”邱成文說。
“‘仙居’如何?”老伴明華說。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