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溫度
■馬亞偉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如果說冬至節是冷色調的,那么清明節就是暖色調的。我以為,清明是有溫度的。而且清明不僅僅是節氣和節日,她就像一個善解人意的人一樣,與我們那么貼心,讓我們感到她的美好和溫度。
清明的溫度,在于她的溫暖和美麗。清明時節,春寒已然無影無蹤,天地間一派暖意融融。清明的溫暖,是骨子里的暖。風吹到臉上軟軟酥酥的,真的仿佛是母親的手在愛撫著你。清明的溫度是一年中最恰到好處的溫度,不冷不熱、不干不燥,讓人覺得無比舒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說的就是清明吧?隨著溫度的升高,草木的生長也快起來。草木葳蕤,各種各樣的花開得繽紛多彩。“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春和景明,風光無限,世界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清明是美好和寬厚的,溫暖不再像之前那么放不開,容易忽略一些地方,清明的溫暖遍及天地之間,關照著每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你去看吧,清明時節處處美成了畫。無論你仰視還是俯視,無論你回頭還是側目,眼前都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圖。天空湛藍,大地無垠,遠山如翠,綠水歡歌,草色青碧,花開如錦……溫暖美麗的清明來啦!
清明的溫度,在于她的溫情和詩意。清明時節,是最適宜出游踏青的日子。清明祭祖,讓我們覺得這個日子有一絲絲哀傷。其實清明節一直都有著兩種色彩,一半憂傷一半明媚。“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懂得善待自己的人們,定然不會辜負清明好時光,一定要趁著春色正好讓自己在大自然中放飛一回。山明水秀,風暖云輕,天地澄明,草長鶯飛,雜花生樹,陽光溫煦。你看,這里一片綠色的柳林,那里一片潔白的梨花,近處是一樹緋紅的桃花,遠處是青綠的麥田……當你在清明時節沐暖風而行的時候,一定會覺得心中清朗起來,神思也會隨之飛揚。人們在清明節踏青、放風箏、蕩秋千,放松心情,享受美好。清明賜予我們溫情和詩意,怎能不讓人陶醉?清明的畫面,因為人點綴其間,變成了動態的,也因此變得更加溫情和詩意。
清明的溫度,在于她的深情和厚意。清明有明媚的一面,還有憂傷的一面。清明祭祖的習俗由來已久,我們在這一天緬懷逝去的親人。我們中國人最講情意,即使親人逝去,我們仍然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活在我們心中。清明時節,人們在親人墓前擺上鮮花和供品,跟他們說說話,告訴他們,我們一直都在認真生活,不會辜負他們的期待。對先人最好的告慰方式,就是你能夠生活得好好的,讓他們安心。逝去的親人,年年歲歲安睡在這片深情的土地上。他們的周圍,花開正盛,那些花朵仿佛也懂得人的情感,開得那么有情有義。我們在清明祭奠先人,追憶曾經美好的時光,也期許未來的生活越來越好。深情的清明,最能觸動人們心中細膩溫柔的情感。愿這樣的日子,少一點傷懷,多一點懷戀,多一點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有溫度的清明,承載著我們太多美好的情感,她的內涵也因此更加豐富和深厚。年年清明,歲歲與美好相約!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