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

努力繪就協調發展幸福畫卷

2024-11-23 11:45:00 來源:河源日報

hyrbs1123006_001_01_s[1].jpg

■和平工業園區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hyrbs1123006_001_02_s[1].jpg

■和平縣城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核心提示

11月的和平大地,人人鉚足了干勁,處處發展著產業,滿目皆是豐收景。

今年以來,和平縣堅持把“百千萬工程”作為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大抓產業發展、大抓人居環境建設、大抓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大抓體制機制改革、大抓社會力量參與等“五個大抓”要求,高效統籌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全力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全面推進強縣促鎮帶村,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朝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產業項目建設方興未艾、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城鄉融合走出新路徑……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持續推進,一幅產業興旺、景美人和、協調發展的幸福畫卷正在和平大地上徐徐鋪開。

奮力奔跑在高質量發展跑道上的和平縣,將繼續緊抓“百千萬工程”實施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拉長板、補短板、鍛新板,加壓奮進抓落實,發力突破求實效,努力繪出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城鄉面貌不斷刷新、人民生活和諧幸福的錦繡“山河圖”。

壯大主導產業

擎起縣域發展“硬脊梁”

立冬時節,天地初寒。威創達鐘表配件(和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多條生產線同步運轉,加快為國內外知名鐘表企業趕制訂單。威創達鐘表的發展只是和平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和平縣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深入推進產業興縣行動,聚焦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全力推動“三個六”產業建設換擋提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領域。和平縣創新實施“產業飛地”“科創飛地”等共建模式,加快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可穿戴飾品產業園等特色園區項目,不斷做大做強鋼鐵、腐竹、食品飲料、新材料、新醫藥、可穿戴飾品“六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如今,可穿戴飾品產業集群已吸引威創達鐘表、元美鐘表、朗軒眼鏡等32家企業入駐;食品飲料產業則匯聚了聰明人集團、東森堂、黎水食品、明泉科技、喜來釀酒業等知名企業。今年前三季度,鋼鐵、腐竹、食品飲料、新材料、新醫藥、可穿戴飾品六大主導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3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8.4%,成為和平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支撐。

作為和平“三個六”產業建設中的其中一個內容,獼猴桃、百香果、優質稻、黃豆、油茶、茶葉“六個十萬畝”農業種植基地建設亦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平獼猴桃”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提質增效;油茶新造2.5萬畝,油茶低改及撫育2.7萬畝;全縣種植大豆面積超過1.16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5%,腐竹產業年產值超7億元;絲苗米產業園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優質水稻7000多畝,有效推動特色農業持續擴面增效。

現代服務業是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優化經濟增長引擎的關鍵力量。今年以來,和平縣持續推動文化旅游、商貿流通、倉儲物流、農機服務、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等“六大服務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成功創建水背古村陽明文化國家3A級旅游景區,翠山竹海森林公園項目一期建成使用,廣東供銷天業(和平)冷鏈物流產業園一期、廣東供銷天潤(和平)糧食全程社會化服務中心、涂多多河源區域結算中心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六大服務業”培育成效初顯。

改善人居環境

扮靚美麗鄉村“高顏值”

泥濘狹窄的土路變成平整寬闊的公路,雜亂不堪的垃圾場變成文化廣場,風格各異的文化墻、彩繪墻成為村莊的新景觀……如今,漫步和平鄉野,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干凈整潔、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今年以來,和平縣堅持把人居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問題,與提升村民內在素養、培育文明鄉風有機結合,不斷推動鄉村由“臟、亂、差”向“凈、綠、美”轉變,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和平縣以村容村貌整體提升、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為重點,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10月,全縣216個行政村清拆存量泥磚房達8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和保潔覆蓋面保持100%;完成城鄉風貌管控提升1616棟,整體進度在全市排名靠前。在2024年第二季度全市打造干凈整潔有序鎮街專項行動中,浰源、優勝、貝墩3個鎮入圍全市前十名,總體較第一季度有較大幅度提升。

城鎮是連接城鄉的橋梁,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和平全力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著力培育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特色小鎮。截至目前,首批典型鎮熱水鎮選樹培育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擬培育的第二批典型鎮彭寨鎮、林寨鎮美麗圩鎮“七個一”項目總體施工進度達90%;全縣已實施典型鎮項目111個,其中,建成道路硬底化、亮化、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項目54個。

鄉村綠化美化對于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質、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和平縣扎實推進縣鎮村綠化美化,全縣累計種植各類樹木18.51萬株,成功打造翠山竹海森林公園示范點,建成“美麗庭院”10113戶;組織黨員干部認種認養樹苗超2萬株,打造了“黨員林”“商會林”“青年林”“巾幗林”等主題林210處、支部林700余處。

優化公共服務 擦亮民生幸福“新底色”

以民為本,服務至上。和平縣大力推進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優化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提升民生福祉,提高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和平縣全力推進就業、教育、衛生等事業發展,大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尤其是今年以來,和平縣加快推進工業園區零工市場建設,建成縣就業驛站,累計為企業開展招聘活動15場次,新增城鎮就業2750人;優化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60所,完成禮士鎮澄心教學點、陽明鎮大樓小學、東水鎮郎侖教學點運動場改造;縣婦幼保健院新院、縣疾控中心實驗大樓建成并投入使用,上陵衛生院中醫特色專科、下車中心衛生院五官科特色專科投入使用,4家基層醫療機構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級推薦標準;多措并舉做好兜底服務,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8727.26萬元。

以縣城為中心,以縮小城鄉差距為落腳點,和平縣加快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推進供水、污水、道路等城鄉基礎設施一體提質,著力打造縣城和合水、大壩融合發展的“一體兩翼”。截至目前,廣東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福和產業轉移園三期(北擴)工程、國道238線興隆中橋至鴨塘擴寬工程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縣城老舊小區改造第一批項目基本建成,第二批項目也已全面開工;鞏固提升城區綠化5.6萬平方米,燈光球場改造及停車庫、全民健身廣場建成開放,縣城基礎設施提質升級。今年,陽明鎮上榜鎮域經濟全國500強,位列第373位,是全市唯一上榜的鎮。

社會治安穩定,則群眾安居樂業。和平縣以人民群眾滿意度為切入點和目標,將平安建設融入每個“微網格”,加快推進“1+6+N”工作體系建設和“3+1+1”專項治理各項工作,高標準完成17個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一體推進鎮、村特色調解工作室建設,成功打造了“和和來”“半邊天”等特色調解品牌。因成效顯著,大壩鎮獲評省“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先進典型,和平縣獲授省級平安建設“平安鼎”榮譽。

全面深化改革 激發創新發展新動能

涓涓不塞、是為江河,破冰除棘、是為改革。改革是順應時代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平縣聚焦痛點堵點,著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突破,不斷塑造新優勢新動能,激活發展新活力。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今年以來,和平縣大力推進擴權強縣,有序承接省、市下放行政職權40項;縱深推進擴權強鎮,累計完成下放中心鎮彭寨鎮職權222項、其他鄉鎮職權208項,縣鎮村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政府投資審批類項目壓縮至3個工作日,企業投資備案類項目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辦結;成立和平縣綠色發展創業投資中心,創新實施“基金招商”,成功引進2家優質企業,完成項目投資8783萬元。

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試點是最好的“試驗田”,和平縣把試點當作改革的重要方法,守正創新、大膽探索,加速推進“社村合作”試點與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專項改革試點縣建設,以試點試出經驗、示范示出效果。目前,已成功申報省“社村合作”試點縣,并獲得省1.4億元扶持資金,“生產、供銷、信用”綜合合作試點(省級試點)穩步推進,農業托管和社會化服務實現全領域覆蓋,今年以來已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1.4萬畝次;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專項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已通過省、市農村綜合改革專項小組審議。

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方面,和平縣按照“整縣推進”原則,探索開展差異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對全縣17鄉鎮開展整治項目潛力挖掘調研,形成24個項目的首期金融包,預計可形成10億元融資規模。

凝聚各方合力 共筑鄉村振興新愿景

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和平縣積極凝聚各方力量深度參與,科學統籌新型幫扶協作,深入發動各方面力量主動投身“百千萬工程”,形成眾人拾柴、熱火朝天的良好氛圍。

“百千萬工程”的良好成效,離不開系列針對性政策的支持。今年以來,和平縣充分用好省組團縱向支持和橫向幫扶協作政策,實施了大壩鎮水背古村陽明文化國家3A級旅游景區項目、合水鎮彰洞村風貌鞏固提升項目、優勝鎮防災減災文化廣場項目等一批幫扶協作項目,持續深化在聯合招商、產業共建和民生服務等各領域的合作。

企業參與“百千萬工程”是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和平縣將央企助力建設嵌入到典型鎮節點提升、重點沿線品質提升、示范片區全域提升當中,實施了彭寨和林寨、大壩和上陵等4個鎮連片打造項目5個,目前已完成工程實物量投入近7500萬元。同時,引導縣內建筑企業結對幫扶鄉鎮,實施幫扶項目29個,目前已完工幫扶項目16個。

在“雙百行動”方面,相關院校與和平縣開展的首批15個合作共建項目正加快實施,成功打造了縣域創新、基礎教育幫扶等一批校地合作實踐基地。其中,和平縣大豆—腐竹加工技術示范基地獲授“廣東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產業示范基地”。

不僅如此,和平縣還積極發揮群團力量,動員全縣工會組織累計投入資金317.5萬元采購消費幫扶產品,成功申報認定和平榮佳國韻溫泉酒店為廣東省職工療休養基地;依托“返家鄉”“展翅計劃”等平臺,鼓勵引導134名大學生志愿者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全民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組稿:本報記者 譚紹丁 葉春雨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