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群眾心聲 疏通出行“難點”
“市區部分道路沒有硬底化怎么解決?”“龍川縣城公共充電樁少。”“在交通擁堵點建設人行天橋。”在昨日召開的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上,10名群眾代表、1名人大代表和1名政協委員共聚一堂,圍繞“出行難”問題,結合自身感受、見聞,傾訴心聲,并就如何解決問題提出了看法和建議。各有關部門對意見建議逐一回應,表示將加快改進落實,疏通出行“難點”。
充分挖掘充電樁資源
滿足群眾出行需求
“我提出盡快開通新河紫路,相關部門當場表示將抓好掃尾工作,爭取今年春節前開通。”家住江東新區的群眾代表李國華告訴記者,無論是上班通勤還是接送小孩上下學,都深受堵車之苦,“我還提出了加快江東新區鳳凰灣西側公路的建設和貫通、盡快升級改造東環路等建議,相關部門都相對應地作出了詳細的部署計劃,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滿意。”
來自龍川縣佗城鎮的群眾代表陳仕標,自去年6月購買了新能源汽車后頻頻遭遇充電難囧境。“龍川縣城不僅公共充電樁少,而且部分充電樁開放時間也短,充電還得凌晨五六點起床排隊。”陳仕標說,除上述情況外,還有私家車主把車停放在充電樁車位的現象,讓需要充電的車主望樁興嘆。
“充分挖掘公共、私人充電樁資源滿足群眾所需;公安交警部門將加強對亂停車現象教育整頓,督促充電樁所有權人加強管理……”座談會上,相關部門對陳仕標遇到的公共充電樁少、充電樁管理等實際問題現場進行了回應。對此,陳仕標表示:“‘面對面’座談會直面問題,從臨時措施、長遠規劃兩個角度出發解決了群眾出行需求,我很滿意。”
群眾代表龔榮斌提出,市區龍光城片區的居民日益增多,但是卻缺少相對應的公交站點及線路,群眾出行很不方便。希望有關部門增設站點和線路。對此,源城區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立即表示,將在本周到實地調研了解情況,隨后科學規劃及優化站點路線,讓群眾告別“無車坐”的難題。
加緊籌措資金
落實人行天橋建設
交通是民生之本,是事關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的重要民生問題。針對群眾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的涉及城市道路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管控等多個領域的意見建議,交通、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以及縣區政府代表推心置腹逐一作出回應。
“本次‘面對面’座談會,群眾代表提出的問題實事求是,客觀地反映了我市交通建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公交出行難、農村道路管護等問題,交通部門會照單全收。”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國波表示,接下來,全市交通部門將針對具體問題,加快整改落實,同時以點帶面,統籌分析問題根源,放眼全市進行排查整改。對本次座談會比較突出的農村道路服務能力、治理管護等方面的問題,市交通部門將鞏固提升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成果,實施縣鄉道路提檔升級,完善農村道路管理機制體系,提高管養水平,為我市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市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關于群眾代表提出的在交通擁堵點建設人行天橋的建議,市住建局副局長洪炎雄表示,近年來,市住建部門對行人過馬路難問題高度重視,目前市區9座人行天橋項目,已有3座開工建設,其他的也在加緊籌措資金、推動落實。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劉涉也表示,接下來會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群眾人行交通需求,為建設人行天橋“提速”。
對群眾代表提出的未成年人騎乘共享電動車管控問題,城管、交警等部門分別作了回應。“我們將不斷健全中心城區共享單車管理機制。”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局長楊威表示,將加強部門協作,加大未成年人教育力度,通過明確部門管理職責、推行第三方管理、建立重點區域專人值守機制、完善評價監督機制、實行一票否決退出市場機制等舉措,全力破解共享電動車管理難題。
(本報記者 梁驅遠 陳鵬 方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