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人民醫院
成功開展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
“真是太好了,我終于能正常生活了。”66歲的湛大叔被一種“怪病”折磨了整整2年,近日治愈后開心地說。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深河人民醫院(下稱深河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在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該術的開展標志著深河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神經內鏡技術在功能性神經外科手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年前,湛大叔無明顯誘因下左側面部反復發作性疼痛,其間曾在省級醫院救治,在給予口服卡馬西平藥物治療后,藥物逐漸控制不佳,出現藥物加量后的步態不穩、眩暈等不良反應,為尋求解決疼痛辦法輾轉多家醫院。來深河人民醫院就診時,醫生對其進行三叉神經核磁共振檢查,明確左側三叉神經血管壓迫并萎縮。
深河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詳細了解完湛大叔的病情后,擬定治療方案,決定通過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治愈他長達2年的頑疾。
據介紹,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具有觀察解剖結構更清晰、觀察角度無死角、創傷小等優勢,術中只需要在耳后顱骨上打開一個硬幣大小的骨窗就可以解決問題,是當前國際先進的治療方法。術后患者蘇醒后即感覺左側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傷口美容縫合不需要拆線,觀察數天后可痊愈出院。
據了解,三叉神經痛號稱“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是支配臉部、口腔、鼻腔、舌前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也是顱腦最粗大的神經。當三叉神經被干擾后,它所支配的面部區域內就會出現一種反復發作的短暫性劇烈疼痛,每次疼痛持續數秒至數十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據悉,三叉神經血管壓迫是指腦動脈或其分支與三叉神經根附近的血管之間存在異常的解剖關系,導致血管對三叉神經根產生壓迫。根據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三叉神經血管壓迫可分為不同的分度。
一般來說,三叉神經血管壓迫的分度可按癥狀和影像學表現分為以下幾個等級:分度I:無明顯癥狀,僅在影像學檢查中顯示有血管與三叉神經根接觸或輕微壓迫。分度II:輕度疼痛,疼痛發作輕微,間歇性,持續時間較短,可通過藥物治療控制。分度Ⅲ:中度疼痛,疼痛發作頻繁,疼痛劇烈,間歇性,持續時間較長,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分度IV:嚴重疼痛,疼痛發作頻繁,劇痛難忍,無法通過藥物治療控制,影響生活質量。(IVA):疼痛發作較頻繁,但仍能自理日常生活。(IVB):疼痛發作頻繁,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料。
當前,微血管減壓術是醫學界公認的根治該病的標準術式,該手術技術成熟,操作簡單,風險小,療效佳,復發率極低等優點。
(黃欣 何遲遲)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