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蘇家圍讀荷
■朱宏球
端午節那天,突然想看荷,于是想到年年必去的蘇家圍荷塘。“龍舟水”過后,那荷塘應該別有一番韻味吧。于是,我背上簡單的行囊,奔赴一場荷之約。
蘇家圍的荷塘是用彩筆繪就的一幅畫。荷塘的四周一半被寫滿滄桑的老瓦屋環抱,一半與青山、翠竹、清泉、天青色的云交相輝映。荷塘的底色是濃濃的綠,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重重疊疊,形態各異,有裊娜地擎著華蓋的,有伸出水面打著卷兒的,有帶著晶瑩水珠亭亭玉立的,有圓盤般沿著水面平鋪的。一朵朵粉紅的荷花點綴在綠葉間,水滴狀的花骨朵和將開未開的苞兒帶著幾分羞澀,展開兩三片花瓣的花兒溫柔可人,瓣兒全開的花熱情奔放,已露出嫩黃色小蓮蓬的花寫著滿足。在荷葉長得稀疏的角落,突然冒出三四只灰鴨,它們有時浮在水面,有時沒入荷中,或引頸梳羽,或顧影嬉水,或自由呢喃。
午后的荷塘很清雅,每一枝荷似乎都有故事。我繞著荷塘漫步,想讀遍每一枝荷,然而終是目不暇接。我倚著塘邊的柵欄與荷凝神相望,剪碎一段凝固的時光,細品一朵曼妙的荷花。荷很安靜,我很安寧。我什么也不想,任由身心放空,感受淡淡的荷香化作一縷縷溫柔的涼意,一點點流過我的身體,洗去我所有的疲憊。那一刻,我扔掉了所有的憂愁和壓力,眼里充滿讀荷帶來的歡喜,心中充滿讀荷的力量。
我于是想起在不同地方看過的荷。如果把各地的荷比作一位美女,蘇家圍的荷是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西湖的荷因其處在煙波浩渺的湖中而像一位仙氣飄飄的美人,鱷湖的荷因其處在霓虹燈閃爍的都市里而像一位時髦爽朗的女郎,鳳安的荷因其處在山野田園中而像一位靈秀大氣的麗人。而蘇家圍的荷因其長在一個有名的客家古村落、長在南中國的畫里鄉村,使之充滿了原生態的淳樸與靈秀,多了幾分神秘與嫵媚,像一位雅致的有書香味的佳人。她與古色古香的圍屋極配,與旗袍極配。
我于是想起詩書里的“荷”。我在荷塘邊找一個地方坐下,打開手機認真搜集關于“荷”的文章,用心地讀“荷”。我在《西洲曲》中體驗江南采蓮的唯美情景:“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品味描寫月光與荷花的優美句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在葉圣陶的《荷花》中感受荷花開放時歡欣雀躍的心情:“看看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在冰心的《荷葉 母親》中“讀”偉大的母愛,在余光中的《蓮戀蓮》中體味他對“蓮”的豐富想象,在洛夫的《一朵午蓮》中領略為什么說“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
我不知道是否讀懂了荷,但我找到了一個安放靈魂的避難所。荷給了我心靈的滋養,我也要做一枝荷。我深吸一口氣,打道回府,去迎接生活賜予我的一切。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