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那篇霞
■包麗芳
初秋,晨風清涼。我帶著好奇,踩著歡快的腳步,走進一個名帶詩意的山村——葉潭鎮山下村。光聽名字,那也應該是個綠樹成蔭的地方吧。
一條林蔭小道把我引進山下村,它位于東源東北部,四周與葉潭鎮其他村莊相鄰。這是一個幽靜的山村,青山蒼翠,起伏延綿,四季常綠,炊煙裊裊。一條彎曲蜿蜒的藍溪河把村子隔開兩半。河水時而舒緩如鏡,時而湍急如流,兩岸綠草如茵。河邊偶有石塊,濺起朵朵浪花,澆得水草含笑,低頭彎腰。河面上,三兩只水鴨在追逐嬉耍,撲打著翅膀,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
低頭賞綠,田間禾苗正爭相抽穗,有的已吐出穗花,有的還在茁壯成長。一條剛剛竣工的黑色柏油路,還冒著熱氣。仰首遠眺,房子依山而建,全是兩三層的小洋樓,有的粉黛青瓦,有的灰白素雅,坐落在青山綠野中,好一副渾然天成的水墨丹青畫。
來到村委會,我向村干部說明來意,想去走訪“三美家庭”。一位女村干部含笑點頭:“我帶你去。”路上,我們相談甚歡,原來她是典型的外來媳婦留守娘,丈夫孩子都外出務工,她留在村里服務一村老小。我們邊走邊聊,說話間,她無意識地撿起路邊一個廢棄的礦泉水瓶,一直攥在手里。一路上,所見之人都點頭微笑問好,直到我們走進一戶和美家庭,她才將塑料瓶扔進垃圾桶。
這戶人家,獎狀貼滿了三面墻,電視機上方掛著“最美家庭”牌子,電視柜上放著“優秀黨員”獎杯。女主人細細地介紹著家庭情況:“我們是個普通家庭,上有八十多歲老人,下有上學娃娃,老公務工,我教書,幾代人、幾十年、家里家外沒吵過架,左鄰右舍也是互相幫助……”
這時,外邊走進一位五十開外的女人,女村干部介紹說,這位也是和美家庭的女主人,村幼兒園園長。女人聊天自來熟,工作家庭,灶頭鍋尾,丈夫孩子,親友鄰里……
我贊嘆眼前三位女性:你們的外貌比實際年齡更顯年輕。她們笑了:“我們每天晚上跳廣場舞,每逢節假日到村里搞衛生,洗衣做飯種菜也是一種鍛煉。”爽朗的笑聲里透出陽光。
她們是妻子是母親,是女兒是兒媳,她們也是村里的志愿者服務隊隊員。
在村委會宣傳欄上,我看到一幀幀照片,臺風來襲、暴雨浸路、農忙搶收、時節播種、種養能手、老人病急、舞臺展演、美食手藝……哪里都有她們的身影。這是一群健康快樂的身影,映襯著一個家庭,一個村莊,一個社會縮影……
“加個微信吧。”我掃了她們的微信二維碼,名字發過來,真巧,這幾位名字都帶有霞字。“你們真是山下村的一片霞呀!”有這樣的霞光跳動,村風能不美嗎?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