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味
2024-01-06 09:40:00
來源:
■章銅勝
借味是做菜的訣竅,想做好菜,就要懂得借味的奧妙。
食材的搭配,要巧借。因為每一種食材特性不同,有的食材沒有味,但口感好;有的食材味好,但口感稍差。只有了解不同食材的特性,將兩種或多種特性不同的食材,合理搭配,巧妙組合,發揮你的奇思妙想,才能做出讓人回味無窮的好菜。如《紅樓夢》里的茄鲞,借的是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和雞肉、雞湯的味,借得這樣繁復奢華,就失了借的真味,怪不得嚇了劉姥姥一跳,怎么也咂摸不出來該有的茄子味了。
葷菜素做,素菜葷做,是善借。豆腐味清淡,文思和尚豆腐是清代揚州有名的素菜,惜在有其名而制法失傳。汪曾祺就想,“我無端地覺得是油煎了的,而且無端地覺得是用豆芽吊湯,加了上好的口蘑或香蕈、竹筍,用極好秋油,文火熬成?!边@樣的借,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真做出來,怕也是難得的美味。
味與味的疊加,是互借。不失本味,相得益彰。經霜的白菜,肥腴軟滑,口感極好,偶爾加一些切段的青蒜同炒,會增其香味,這是補其清淡的不足。秋天韭菜稍老,加些芫荽同炒,吃在嘴里,能分辨出韭菜和芫荽不同的香味,在那些香味輪番挑逗你的味蕾時,你忘記了韭菜口感的老去,這樣的借,借出了生活的智慧。
借味,如交友。有時候,我們需要脾性相類的朋友,有共同的語言,有相似的愛好,大家在一起,有話可談,有事可做。在交流中可以互通有無,在不知不覺的交往中,你會有所得,有所益,有這樣的朋友,是幸運。與其處,如“與善人居,處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如我的文友,他們用真誠和熱情來鼓勵和幫助我,每有所得,則與有榮焉。這是一份難得的感動,也是交友的快樂。
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有時,借的不只是味,善借者能豐滿人生,也能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