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六子與尕寶兒
■星海
尕六子,居然有兒子了。這個消息像一只八卦小鳥,在村里不脛而走,飛得比燕子還快。
大家悄悄地議論,尕六子的兒子,怎么就噌噌地冒出來了呢?其中一位大娘甩著鋤頭,得意揚揚地說:“聽說是撿來的。”還有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兒抽了一口老旱煙,添油加醋地說:“聽說是個軟胎子(腦癱兒)啊!”
圍在村頭榆樹下的一群大爺大媽們忍不住笑開了花,好像聽見了村里王寡婦的緋聞。
這尕六子,40多歲的人了,膝下空空如也,常被別人笑話,你說他能樂得起來嗎?但這次他是真歡喜啊,咧個大嘴,露著一口大黃牙。
前些年,尕六子入了城,做了一名小區門衛。每天穿著制服,雖然有點土里土氣,但他與小區的住戶混得像一塊瓜瓤兒那么熟。有一戶業主,家里就有個十歲的孩子,是個說話結結巴巴、走路顫顫巍巍的軟胎子。
據說,他的爹媽由于某種不太方便照料的理由,給了尕六子一筆錢,送給他做干兒子。尕六子一手拉著干兒子,一手握著厚厚的錢票子,憨憨地表示同意了。
尕六子滿心歡喜,給孩子取名叫尕寶兒,回山村開心過日子去了。
最初那幾年,尕寶兒的親生爹媽還時不時進山看望他,每次都是車開得震天響,禮物堆得滿屋子,那叫一個闊氣。這一幕,把村口的大媽們羨慕得直流口水。
不過呢,好景不長,城里的爹媽來得越來越少,到最后連個影兒都不見了。尕六子家里,原本笑得那么歡快的聲音,慢慢也變得像刮大風似的尖銳刺耳。又有誰會注意到,尕寶兒一瘸一拐地晃到村口,攤開褲管,露出那一排排如麻將牌般整齊排列的傷痕?
聽聽吧,那些議論紛紛的聲音,他們的同情是多么廉價,如同他們每公斤二百五十分的土豆,辛苦一年也換不來幾箱蘋果。
然而,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清晨,卻是李奶奶,這位佝僂著身子出來撿柴的老太太,發現了在雪地里凍僵的尕寶兒。也許,這老人家有著菩薩般的悲憫心腸吧,她將尕寶兒從寒風中救了回來,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
你瞧,趁著冬日午后的陽光,李奶奶在門前刺繡,尕寶兒則左手捏筆、右手隨風,一筆一畫間竟透露出鮮活的生機。看那幾張龍飛鳳舞的畫,仿佛要從雪白的宣紙上活蹦亂跳出來。一個畫畫,一個刺繡,還真是一對絕佳的搭檔呢。
誰能料到,這位平日里軟塌塌的“軟胎子”尕寶兒,竟有畫畫的天賦。他便成了當地新聞報道中的小人物。很多人涌了過來,有的出主意怎么直播賣貨,有的想辦法怎么做大做強。
后來,他們的生活,也變得美滋滋。不知什么時候,就連那榆樹下大媽的笑聲,也似乎變得純真無邪了。
桃花春水漸溫暖,精彩的人生似乎才剛剛開始。
然而,尕六子終究還是失去了尕寶兒……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