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聚焦道路交通秩序 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近日召開的第十二場“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緊盯群眾反映的問題,列出清單,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全面完善交通安全設施,進一步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鄧宇權 攝
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把主題教育與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解民憂。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二場“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上,10名群眾代表及1名人大代表、1名政協委員結合自身經歷,就交通擁堵、優化交通信號燈、車輛危險駕駛等道路安全與交通秩序問題暢言協商。
交通安全是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防線。目前,我市交通信號燈的安裝和優化還有待完善。居住在河源雅居樂花園二期的市民曾志權表示,我市部分路段的交通信號燈還沒有規劃好,尤其是學生上下學必經的路段,學生過馬路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他建議有關部門完善市區交通信號燈的規劃,通過設置行人可控交通燈等智能交通設施,保障學生、老人的交通安全。
“在部分路段的路口,常有車輛因圖方便而直接逆行,不僅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群眾代表伍衛廣就車輛危險駕駛提出看法,希望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在相關路段設置設施,減少交通安全隱患。在得到相關部門回應后,他感到很滿意,表示“面對面”座談會實實在在解決群眾的憂心事、煩心事,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國道、省道車流量大,完善交通設施對道路交通安全至關重要。群眾代表黃思甜表示,參加“面對面”座談會,讓她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視,建議優化部分國道、省道路段的行車護欄,如增高護欄、安裝反光標識等,保障夜間行車安全。她希望有關部門將交通設施進行優化完善,保證夜間行車安全,讓行車更加規范、有序。
市政協委員葉風云認為,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對于城市交通發展十分重視,采取了許多措施,取得了成效。此次“面對面”座談會后,相信我市的城市交通狀況會得到更明顯的改善,提升交通文明水平。
“近年來,我市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停車難、交通安全隱患增多等問題。”市人大代表譚臺哲表示,為了更好解決交通安全等問題,我市積極推進交通設施硬件建設,加強交通秩序引導和管理,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服務意識和交通秩序的改善。他希望在解決停車難問題上要加大投入,通過建設城市級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加大違停監管處罰力度等措施,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報記者 梁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