搽藥膏
■司琴
最近,孩子姥爺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腰椎部分骨折。除在醫院常規治療外,在家也需早晚搽藥水和敷藥膏。因為腰椎不同于其他部位,搽藥水和敷藥膏都不能太大力,大人的力度偏大不適合,兒子年齡小力度又不夠,只有女兒力度剛剛好,所以這項護理工作只能由女兒來完成了。女兒每晚做完作業后搽藥水再睡覺,每天早上上學前敷好藥膏再去上學。
每次看著女兒準時而又細心地幫姥爺搽藥,我不禁回憶起小時候幫爺爺搽藥的情景。
爺爺是過敏體質,經常全身瘙癢,只能搽藥緩解。他自己搽不到后背,所以得由身邊人幫忙。幫爺爺搽藥的最初是奶奶,接著是哥哥姐姐。后來奶奶老了,哥哥姐姐陸續離家去讀書或工作,幫爺爺搽藥的工作基本上由我承包了。
那時是20世紀80年代,電視是稀罕物,看電視更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早早做完作業,每晚8點在客廳看電視連續劇是我們那個年代最開心愜意的事情。當年中央電視臺播放的《西游記》《水滸傳》《濟公》《包青天》等很多電視連續劇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回味那時的追劇情景,那種幸福感似乎還可以觸及。
每當追劇追到關鍵或高潮部分時,二樓傳來慢悠悠、節奏均勻的“篤、篤、篤”聲。那是爺爺拄著拐杖下樓的聲音。我們都知道,給爺爺搽藥的時間到了。當時,我們最怕聽到這種聲音,我和弟妹經常互相推諉,誰也不情愿在這個時候幫爺爺搽藥。但那時的我,就像現在我的女兒一樣,搽藥力度是最適中的,是爺爺最喜歡的。盡管不情愿,臉上寫滿了不開心,但看著爺爺慈祥又討好的眼神,以及爸爸輕聲又不失威嚴的一聲要求“你去”,我只得起身上樓,誰叫我是最合適的人選呢。可想而知,一個小學生要有怎樣的毅力才能將視線離開電視屏幕,心情瞬間降至冰點。而錯過劇情的后果是再也看不到了,那時候沒有網絡,更別說看回放了。事后呢,當然少不了聽弟弟妹妹們七零八落地口述劇情。
歲月流逝,曾經為追劇而憂傷的情愫早已蕩然無存,而沉淀下來的卻是給爺爺搽藥的諸多片段。每當搽好藥后,爺爺總是慈祥地看著我,目光中帶著無限的愛憐和幾分歉意。
給爺爺搽藥,不但感動了爺爺,而且也感動了自己。隨著歲月的延續,我慢慢體會到爺爺和爸爸給了我體驗那段經歷的好處,給了我一段溫馨難忘的童年記憶。我相信,我女兒在多年以后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篤、篤、篤……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那熟悉的拐杖聲。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