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疏影動秋聲
■吳楚生(散文)
蜿蜒的公路,在連綿起伏的半丘陵半山地石灰巖地帶延展開去,漸漸地消失在遠方廣袤無垠的綠色帷幕里。汽車宛若乘風破浪的小船,和著微風與輕浪的節奏,在綠色的海洋駛向歡樂的深處。
車窗外,“亂花漸欲迷人眼”,映入眼簾的盡是陶淵明筆下的田園小詩。飛快向身后退卻的自然美景,雖然無暇讓你撫摸、細賞、品鑒,卻早已雋永成腦海無法抹去的絕美風景印記。
汽車徐徐駛離163縣道,倏地向右拐入了新鋪的水泥道路,不一會便進入蒼翠欲滴的嶂下村山楂園。與其說是山楂園,不如說是漫山遍野的山楂林區。
山楂,屬薔薇科山楂屬落葉喬木,高可達五六米,一般分布長江以北;而這里種植的屬于大果山楂,幾年前由集農業休閑、旅游觀光、科技研發于一體的綠地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引種,是薔薇屬落葉小喬木,一般高度在3至4米左右。
據說每年2月,這里的山楂花爛漫地開成無邊素潔的花海,吸引許多攝影發燒友和觀光游客,休閑、旅游、觀光農業規模初見雛形。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漫山遍野的山楂樹,枝葉搖曳著秋的疏影,在秋風里簡直就是一片波濤洶涌的綠色海洋,綠浪向起伏翻滾著散逸開去,仿佛不知疲倦的時間,向著歷史的深淵汩汩流淌……
穿過百香果鋪設的綠色拱形塘堤長廊,恍如走進光怪陸離的時光隧道,聽著自己的呼吸,淡忘了都市的喧囂、淡忘了焦躁的自己。
置身于這意境清遠高曠的宋元山水畫之中,仿佛自己就是水墨如洗的一抹遠山一絲白云,寂靜地泊在無古無今的空白里,泊在杳然無極的時空中。山楂林間的池塘平靜如鏡,一條百香果的長藤悄悄探進微瀾蕩漾的秋水里,大概是出岫的白云悠閑地垂釣半塘秋色吧?
望著深黛的遠山,我想,是誰把兒時在大山深處聽到黃鸝的鳴叫、清澈的山泉的叮咚聲、松子砸在巖石上的脆響和那遼遠時空里的回響,也畫進了這空靈的山水畫?
百蟲迎莫葉吟唱,山楂疏影動秋聲。舉著相機,我飛快地按下快門,“咔嚓”一聲,拍下一只展翅欲飛的老豹蛺蝶。不知是快門聲吵醒了知了的懨懨睡意,還是閃光燈強烈的閃光驚擾了知了的清夢,它倏地飛出一條優雅的拋物線,嘶吼聲逐漸減弱、直到最后一點兒也聽不見了。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雖然立秋已過,但是火熱的太陽還是猛烈地照耀著,熱情得有點過分地把它的光和熱投向山楂的果實上,仿佛要把整個伊甸園的鮮艷青澀催熟。
停停走走,行行攝攝。時近正午,穿梭于山楂林間,我們早已累得滿頭大汗,腳步開始有點沉,就像我感受到那山楂果實的沉甸甸一樣。
忽然遠處又傳來清揚的知了叫聲,聲振林樾。
伴著風聲,蟋蟀也唱響了奏鳴曲,側耳聆聽,秋蟲唧唧,如泣如訴,葉子也開始舞動起來了。
山楂林把路擠得瘦瘦的,葉子把枝條抽得長長的,果實努力地挺著锃亮的大肚子,秋蟲唱著豐收的贊歌。山楂樹下,分不清是斑駁的陽光在跳動,還是累累碩果在翩翩起舞……
踏著地上重疊得讓人心疼的山楂樹影,小心翼翼地拔開“夾道萬虬枝”往回走,迎面拂來一陣陣涼風,望著百香果奇異獨特的花兒,忽然想起納蘭性德《金山賦》里的詩句:“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葉而吟風。”
風吹響滿樹葉子,陽光照亮一秋豐收。在東源縣北部,生態觀光農業正以強勢的姿態呈現。嶂下生態山楂園,正圍繞特色產業,依靠高效的服務平臺,輻射周邊生態農業的發展,為實現農民與企業同步增收、農民與企業同舟共濟的長效機制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放眼遠眺,我仿佛于影影綽綽間看到忙碌的果農正穿梭于山楂樹之間,愉悅地吹著口哨,歡快采摘著山楂果。而穿梭在山楂園內的公路,仿佛是東桃嶂下一根美妙的琴弦,微風輕拂秋的和弦,山楂的葉子輕輕地抖落響自亙古的天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