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里的春之味
■李倩儀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慵懶和煦的陽光悠然自若地灑在大地,不急不躁,世間變得溫柔起來。驚蟄已過,陽氣初生,世間萬物開始萌芽生長。菜園里的韭菜長勢正旺,隨處可見的青翠蔥綠,共同構成春暖花開的詩情畫意與鮮美甜嫩的春之味。
吃膩了寒冬的葷菜,春的鮮美挑逗著味蕾。蘇軾有詩曰: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春之韭,最能撩撥人的心弦。
在古代,韭菜是中國人眼中非常神奇的植物,有“百菜之王”的稱號,由于它具有長盛不衰的特點,古人將其作為祭祀祖先的祭品,《詩經·豳風》中便有記載: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其寓意祖孫代代昌盛。而《本草拾遺》中是這樣形容韭菜的:溫和,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令人能食,益陽,止瀉臼膿、腹冷痛,并煮食之。韭菜的吃法很家常,如同它的生長一樣肆意,然而對韭菜的吃法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禮記》中說到“庶人春薦韭,配以卵”,意思是說用雞蛋炒韭菜來祭拜祖先,可見這道家常菜源遠流長,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都有它的身影。
韭菜炒雞蛋,是春天的味道,我也喜歡。青綠的韭菜配上動人的雞蛋黃,讓人心生明媚。除此之外,春韭搭配面食也很好吃,韭菜餃子、韭菜包子、韭菜粿等,讓人在嘗鮮的同時又能飽食。韭菜的吃法非常多,也很家常,但最令我念念不忘的是韭菜盒子。
開春的頭茬韭菜,拿來做韭菜盒子,是最好不過的。為了滿足家人的味蕾,春天一到,姐姐便開始做韭菜盒子。從市場買來一大把鮮嫩的韭菜,洗干凈切碎,將精心挑選的豬肉剁成肉沫,香菇浸泡切碎,住在沿海的我們更喜歡鮮美的味道,所以會把鮮蝦剝殼之后切碎,最后將這四樣食材放在一起,加入食用油和蠔油進行攪拌待用。為了節省工夫,就沒有自己搟皮,而是買了現成的餅皮,最好吃的應該是手抓餅的皮,把餅皮切成兩張攤開,將韭菜餡放入里邊,對邊包好,再用叉子劃出花邊,這樣一個完美的韭菜盒子就做好了。要想韭菜盒子更美味,盡量不要用油煎,而是用空氣炸鍋高溫烘烤;中途要翻面以免烤焦,烤至兩面金黃即可。
冒著熱氣的韭菜盒子,讓空氣里彌漫著韭菜與面香,使人顧不上燙嘴,便咬上一口,哇!外皮酥脆可口,酥脆中又裹著焦香和柔軟,放在嘴里嚼一嚼,餅皮筋道,滿嘴面香。再咬一口,咬到了不少韭菜,那鮮甜的蝦仁和充滿汁水的韭菜一下子沖擊你的舌尖,使你越發想吃第三口,熟透的韭菜嫩嫩的,配上酥脆不油膩且層次感十足的面皮,在嘴里嚼動的同時,使人得到莫大的滿足。這樣的舌尖美味,會使你忍不住吃完一個想再吃第二個。
一個普普通通的韭菜盒子,雖比不上高檔飯店的飯菜,但普通中又透著姐姐對家人的愛,從精心挑選食材再到辛苦做成的美味,便是給了我們無限的舌尖享受。
吃頓韭菜盒子,成了我們迎接春天的儀式感,在味蕾得到撫慰的同時,更讓我感慨:我們擅長擇時而食,挑選適合時序的食物,本就是件普通平常的事,卻因有了美食記憶起的微妙作用,讓我們對食物多了一份念想,對情感多了一份眷戀。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