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
■賀超雄
小時候的記憶里,奶奶娘家有一個親戚因身體有恙,生活潦倒,經常在外討吃的,勉強度日。
那親戚滿臉滄桑,衣著破舊,不過倒也干凈整潔。他來我們村的次數不多,每隔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來一次。每次來,他身上都是大包小包,步履蹣跚地走著,身后跟著一群小孩。我知道這個人是奶奶的親戚,當然也是我的親戚,所以即使和小伙伴們跟在他后面,也是離他遠遠的,心里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被小伙伴們“包圍”著的親戚滿臉慈祥,一些調皮的小孩用沙子或泥塊往他身上扔,他用手掃一掃,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惹急了,最多停下來,用眼睛一瞪,逗得身后的小孩哈哈大笑。他的到來,成為村里小孩期盼的一件樂事,一段時間沒來,大家就會相互打聽:“那個瞪眼睛的怎么還沒來呢?”
當然也有讓小孩感到害怕的時候,就是有人在背后喊“乞丐、乞丐”的時候,親戚立馬停住,揚起手中的打狗棍,大喝一聲:“我不是乞丐!”說話時滿臉嚴肅,眼睛瞪得圓圓的,嚇得小伙伴們不敢吱聲,有膽小的甚至趕快跑掉。在我印象中,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兩三次,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稱呼他為乞丐。
每逢村里有人家辦喜事時,親戚就會趕來“湊熱鬧”。當天,親戚一定早早趕到喜事現場,絕不會在飯點時才來到。沒有招呼,更沒有迎接,親戚放下身上的大包小包開始找活干。劈柴、燒火、打掃衛生是他搶著干的活,洗菜、倒水等這些活,我從沒看他干過,不知是啥原因。宴席開始時,親戚拿出自帶的碗筷接上人家給他盛的飯菜,蹲在宴席的一角吃。有好客的人家會招呼他和大家一起吃,他連連擺手,說:“不用了,不用了。”然后埋下頭,繼續吃碗里的飯菜,臉上滿滿的都是滿足和坦然。有認識他的人從旁邊走過,都會跟他打招呼:“要多吃點啊!”他就會抬起頭,呵呵一笑,算是回應。奇怪的是,在大人口中,從沒有聽過有人稱呼他為“乞丐”。宴席結束后,親戚會繼續幫忙干活,一直到所有東西收拾停當,他才離去,當然身上的大包小包又多了一包:辦喜事的人家給他的滿滿一袋食物。
我對這親戚一點也不反感,有時甚至還盼望他來。記得最后一次他來我家是在一個冬天,跟往常一樣,一群小孩還是跟在他的后面。那一天,不知是小孩的聲音太吵了,還是其他緣故,反正奶奶心情不好,對著吵吵嚷嚷的一群小孩大聲說道:“不要吵,趕快回去,不要來我家!”走在前面的親戚腳步頓了一下,似乎有點猶豫,但還是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我家門口,從口袋里掏出一些花生糖果之類的東西遞給我,我趕忙接住。親戚在門口石墩上(每次他都坐在這個位置)坐了一會兒,喝過我奶奶遞過來的茶后,說道:“我走了?!比缓螅饋砟闷鸬厣系拇蟀“D身離去,一群小孩跟在他后面大聲吆喝:“走嘍、走嘍……”
從此以后,親戚再沒來過我家,也沒到過我家所在的村子,我再沒見過這個親戚,直到若干年后,聽到他去世的消息。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