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湖的靈感
■白桂花
前些日子,滿滿學校開展“我與河源的綠美故事”征文活動。河源的綠美里,有四季常綠的萬綠湖,有依山傍水的九里湖,有客家人成就綠美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在心里琢磨著,完成一篇這樣的作文,應當不是難事。
星期五的一天,眼看周末就要來臨,我忍不住問了滿滿。記得剛學寫字那會,滿滿寫的短句很出彩。后來學了短文,滿滿寫的文段也有意思。上了高年級開始寫作文了,滿滿寫的作文也能獲得語文老師的好評。原以為,一篇小小的作文,對她來說應當不是難事,誰知,她卻搖起了頭。
滿滿坐在書桌前,仰頭對著我,表示不會寫。滿滿的話出乎我的意料,看著她略顯為難的表情,我明白她想推辭,畢竟,寫一篇作文需要花費心思,耗時耗力。強扭的瓜不甜,沒有投入感情的作文不能打動人心。我迅速在腦海里尋找合適的語言,試圖將她引進心甘情愿寫作文的陣地。同時,不動聲色地觀察她,長長的秀發自然地盤在腦后,扎著馬尾,微微低垂的額頭下面,是一張稚氣的臉,這張臉有我的影子。忽然間想起,多少年前,我也是這樣的年紀,學校組織班級去野外游玩,回來后舉辦了作文比賽。我參加了比賽,并獲得佳績。那次獲獎,是意外的收獲。想到這里,我好像知道該怎么做了。
于是,我沒有接過滿滿的話,而是對她說起了一段往事。
多年前,幼小的我開始上學。在我還不會寫自己名字的時候,作業本里班級姓名都是我的媽媽親筆寫下的。媽媽曾做過老師,富有耐心,她很開心地教我寫字,一筆一畫重復了一遍又一遍。在媽媽的感染下,懵懵懂懂的我迷上了寫字。在我能夠寫句子的時候,文字寫得工工整整,語文老師用紅筆在卷面畫上大大的勾,寫下鮮紅的“好”字。我寫的小短文,語文老師也不吝筆墨,用紅筆寫下鮮紅的“好”字。這抹紅色的字跡和媽媽教我寫字的身影,一起烙在我小小的心里,留下了痕。可是,進入高年級后,作文難倒了我。
有一天,媽媽帶著我出了趟遠門,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走了一程山路來到馬路,馬路上盡是黃色的泥土。等了很久,等到一輛破舊的小貨車。我們坐上車尾,車尾用綠色的布包裹著,看不見外面的景色,只有車門是敞開的。車上擠滿了人,我緊緊挨著媽媽,對一切都感到非常好奇,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兩小時過后,小貨車在一個縣城停下。媽媽牽著我的手,走在人聲鼎沸的街道上,經過一間又一間商店。最終,我們來到一家書店。書店在一棵大樹下面,后面是一條河流。在書店里,媽媽二話不說,挑了兩本作文選。原來,媽媽不辭辛勞帶著我來到這座縣城,就是為了給我買《作文選》。從那一天開始,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我會將《作文選》捧在手上,陶醉在一頁一頁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我的同桌》《一百分》《我們是好姐妹》……每一篇翻來覆去地看,百看不厭。
雖然這一段往事離我越來越遠,但是我從來沒有忘記,自從有了作文選,作文已經難不倒我,是我的媽媽幫我找到了這份文采。現在,同樣身為媽媽的我,在滿滿因為作文畏難退縮的時候,我可以為她做些什么呢?將我的過往與她分享,當年小小的我,不正是此刻的她嗎?她是否會從中體會到媽媽的良苦用心?她是否會從中感悟到生活的艱辛?她是否會從中懂得如今的幸福應該珍惜?我將目光移到她的身上,她似乎還沉浸在我講的往事中,若有所思。
晚飯后,滿滿將一篇作文遞到我手上,我沖她笑了笑。她好像完成了一個使命,整個人立刻放松了。我回到書房,認真地讀了起來。這篇作文是她的寫作風格,有結構,有條理,文字也是美的。可是再仔細閱讀,總覺得哪里不對,又說不上來。
第二天,趁著周末,我約上我的媽媽,帶著滿滿一起去九里湖。九里湖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全程圍繞萬綠湖。走在九里湖,兩旁是山林、樹木和花草,處處皆綠,甚至,連呼吸都是綠色的。路上,滿滿時而歡快地小跑到樹林下找找看看,時而沿著山邊的小道采一束青草揮著前行,時而在路旁的科普作品前駐足思索。她在九里湖發現會隱身的蟲,看見變色的蝴蝶,還有七彩的花朵,奇異的樹木。媽媽一路跟著她,走走停停,微笑一直掛在臉上。我在后面遠遠地望著媽媽和滿滿的背影,恍然間,好像看到的竟是媽媽和幼小的我,正走在去買作文選的路上。
從九里湖回來后,滿滿主動將她的作文修改了一遍。我滿意地看著修改過后的作文,如同打了一場勝仗凱旋。
作文選,是媽媽給我的繽紛窗外。一段往事,是我給滿滿的精神境界。九里湖,是媽媽和作文的靈魂。
下一篇:沒有了